近年来,宜兴法院张渚法庭本着“小法庭、大服务”的审判理念,充分发挥诉讼调解对抗性小、效果好、成本低的独特优势,不断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创新调解方法,有效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为地方和谐提供了司法保障。

调解率一直保持在65%以上。在法庭采访,一个个生动的调解故事让人深刻感受到法官们根植于心的“为民”理念和“和谐” 理念,以及他们倾心调解、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 

张渚地处宜兴山区,景色美丽,民风淳朴。但仍有些山民法制意识淡薄,还喜欢“占先头”(不占上风不罢休)。这不,村民韦某和王某就为了一堆柴火要上法庭打官司。韦某说,邻居王某竟然将他家的柴火堆到了自家的场院上。为此,两家人多次拳脚相加。韦某决定上法院起诉,要求王某将柴火搬走。张渚法庭庭长吴孟君得知后,意识到只有调解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他找来王某的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亲戚和调解员一起做工作,最终王某口头上答应不再把柴火堆在别家门前,但两家闹了这么多年,现在说搬就搬太没面子。而韦某也坚持认为,谁堆的柴火谁把它搬走。这可怎么办?
   
吴孟君想出了一个“灵”招:不久后的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吴孟君打电话叫上镇上的分管政法书记和调解员,自己也特意换上了便服,开着私家车,一行三人冒雨来到了韦某家门口。三人二话不说,下车就开始动手搬起了柴火。眼看着三人被雨淋得湿透,王、韦两家人终于坐不住了,主动走出家门搬柴火。
   
水终于灭了火!这招“苦肉计”让这对邻里之间多年的怨火熄灭了,也使他们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更令吴孟君高兴的是,“前几天,我办事路过他们村上,我还特意去韦家门前看了,隔了这几个月,柴火没有再堆起来。”
   
对一些适于诉前调解的纠纷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暂缓立案,先动员当事人到张渚、太华、西渚三镇各辖区内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则由法庭立案审理,一般调解时间为一个月;当事人不同意先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件,由法庭立案后委托当事人所处地域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一般为十到十五天,如调解不成,则由法庭组织开庭审理。去年以来,张渚法庭诉前成功调解各类民商案件40多件,最短的当天就调解成功,最长的也不过20天左右。诉讼中委托调解成功的有10余件。有的案件虽未调解成功,但诉前调解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事人的对立情绪,减轻了审判工作压力。

(二) 

为了一棵银杏树,村民蒋华和蒋川两家不知道打了多少架。说起来,这两家本是同宗同族的亲戚,在同一个村上住了祖辈好几代人了。如今却因一棵树吵闹起来,原来,田里有棵银杏树长得枝繁叶茂,树干有40多厘米粗了,它所站的位置恰好在两家自留地的交界处。为了分清楚谁才是树的主人,两家人上了法院。法官上村里了解情况,村里人说这树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种下了,但他们怕得罪人,谁也不肯出来作证这树到底是哪家的。这案子可怎么判?法官请来村书记一起做调解工作。起初几次调解,两家人的态度剑拔弩张,“宁可把这树截了,也不能给对方!”
   
村书记只好抛出“杀手锏”:“那就把树移走,村里给你们两千块钱。”两家人一听就急了,这棵银杏市场价可不止这个呀!最终,两家统一了意见,同意由村里联系卖树。后来,两家各拿到4500元平分款后喜笑颜开,握手言和。
   
在张渚法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涉及村民的纠纷,法官必须要亲自到村里了解情况,走访村民委员会,听取村委会的意见,并邀请相关村书记或主任,或村上威信比较高的人参加调解。有了他们相助,调解成功率大为提高。此外,法官们还为村委会解答法律咨询,进行法律法制宣传,使村委会维权意识逐步提高。

(三) 

张渚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外来民工较多,企业拖欠民工工资的情况时有发生。法庭组织专门人员,对该类案件实行快审,快结,做到当日立案,当日送达,尽可能通知调解当日调解,对民工诉讼的诉讼费进行缓、减、免。几年来法庭共受理拖欠民工工资案四、五百余人次,支付民工工资500余万元。

2007年底,数十名河南、安徽、四川籍民工找到法庭,称工头罗某结欠他们工资未付,人逃在外,追讨无门。法院立即同当地镇党委、政府联系,请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业务骨干为民工们提供法律援助。法庭受理后即对罗某的财产状况进行调查。经了解,罗某承包建筑工地,从2004年至今已欠下140多名农民工工资150余万元,没有其它资产,已经外逃两个多月。在法庭与当地镇政府的多方调查下,发现罗某在当地几个施工的10多家工厂可能尚有部分工程款未结清。承办法官立即对罗某施工的企业进行协调摸底,终于发现罗某尚有100万元左右的工程款未结算。法庭立即向这些企业发出了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各企业停止支付罗某的工程款。同时,法院作出了免收民工诉讼费的决定。
     
法庭多次召开会议,详细讨论解决方案。但20081月下旬,一场五十年不遇的大雪严重拖缓了案件进度。由于张渚地处丘陵地带,本已被数十厘米厚的积雪堆积的道路,加上山区地势陡峭,更是寸步难行。眼看时间一天一流逝,民工们的情绪越来越焦虑,法官们在冰冻路滑的路面上驱车一个多小时赶至西渚镇。由于从镇上到各企业的路面更加狭窄、湿滑,汽车无法通行,干警们又徒步半个多小时到各企业,与厂方协调,在春节前将百万元工资款送到了140名外地民工手中。 

“张渚地区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百姓和睦相处,法庭可是功不可没。” 这是张渚镇党委对法庭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