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里的贾母调解看离婚案件中的法官调解技巧
作者:张文娟 发布时间:2012-05-16 浏览次数:648
红学爱好者们都熟悉《红楼梦》里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的故事。这一回中王熙凤过生日,贾琏见缝插针,找了鲍二媳妇在家偷情,二人说笑要害死凤姐扶正平儿。不料被凤姐撞见,凤姐因此醋意大发,找贾琏算账,贾琏借酒发挥欲杀凤姐偿命,闹得贾府鸡飞狗跳不可开交,夫妻感情也濒临破裂。最后在贾母的主持调解下,二人终于尽释前嫌重归于好。该则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凤姐的威风、贾琏的霸道以及平儿的委曲求全,同时也让我们对贾母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的高超手法一饱眼福。
一、贾母的调解方法
贾王二人闹出纠纷后,凤姐哭着跑到贾母面前,爬在贾母怀里宣读诉状,声称自己无意中听到贾琏与鲍二家的谈话,贾琏便恼羞成怒,欲杀之而后快。话语刚落,贾琏提剑而至,涎言涎语,答辩状中竟对贾母兴师问罪起来,“都是老太太惯的他,他才这样,连我也骂起来了。”贾母气道:“我知道你不把我们放在眼睛里,叫人把他老子叫来,看他去不去。”方把贾琏退去。然后当着邢夫人王夫人的面安抚凤姐“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一语既出,大事化小。继而恩威兼施:“要贾琏明天来向凤姐赔不是”, “你今天别要过去臊着他”,给足凤姐台阶,留足贾琏面子。另叫人警告平儿今天是她主子凤姐的生日,不许寻死觅活,防止纠纷扩大化。次日,待凤姐、平儿气消、贾琏气短之时,当面骂贾琏“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最后以贾琏先向凤姐赔礼道歉,贾王二人再向平儿道歉的方式令三人握手言和,保证从此再无纠葛,至于案外人鲍二媳妇羞愧吊死就不去管它了。至此,一场因第三者插足至两口子闹离婚的纠纷画上了句号,贾母的从中斡旋也成为离婚纠纷调和史上又一成功范例。
从上述节选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在处理贾王二人的离婚纠纷时,共采用了背靠背调解法、面对面调解法、安抚弱者法、训诫错方法、冷却处理法、攻击软肋法、恩威并施法、舆论导向法等多种调解方法,这对当前离婚纠纷案件的法院调解同样行之有效。
二、离婚案件的法官调解技巧
离婚案件,作为适用调解前置程序的案件,因情感和利益相交织,又往往涉及婚外恋、第三者插足、家庭暴力、生活琐事等多种原因,当事人矛盾异常尖锐,所以调处起来非常棘手。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如何有效调处婚姻家庭矛盾,规劝双方好离好散,甚至重归于好?这不仅关系到涉案家庭的美满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此,我们不妨学习一下贾母的调解技巧。
1、对面和背靠背调解法、冷却处理法、攻击软肋法
法官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如果双方当事人关系剑拔弩张不可调和,属于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类型,则需要采用背靠背调解法,即将双方隔离开来,分头摸底细、做工作、化纠纷。如果双方均很理性,能够促膝谈心坦诚相待,则法官不妨采取当面锣对面鼓的面对面调解法。上述故事中,纠纷开始,凤姐是哭着跑来贾母身边,贾琏是提着剑追来贾母跟前,二人正处于水火不容的气头之上,尤其是贾琏,竟然敢对裁判者贾母兴师问罪,在这种情形,无论孰是孰非,法官就是讲话再尽情入理,当事人也听不进去,急躁一方甚至会采取过激行为,这时应果断隔离二人,冷却处理,暂时休庭。在贾琏不肯退去的时候,贾母果断搬出贾琏之父,攻其软肋,迫使贾琏就范,这招便是攻击软肋法。法官在遇到这种情形时,便可以抓住当事人对老人、孩子、工作等影响的顾虑,引导其冷静下来,先行离开,切忌在当事人最冲动的时候再去刺激他。
2、安抚弱者法、训诫错方法
婚姻关系的失衡,才导致离婚案件的发生。所以在离婚案件中,总有强势一方和弱势一方,强势一方往往得理不饶人无理还取闹,弱势一方通常哭哭啼啼没有主意,上述故事中,凤姐便相对弱势,贾琏气焰则异常嚣张,贾母果断屏退贾琏后方去安抚凤姐,防止贾琏再度疑其处事不公。应在双方均已冷静的情况下,再与当事人细说利害,安抚弱势方,训诫过错方,必能获取双方当事人的信任。
3、恩威并施法、舆论导向法
常言道孤掌难鸣,又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离婚案件中的弱势方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待弱势方,法官不能一味地同情和迁就,必要时要加以警告引导,即恩威并施法。比如,在贾王二人的纠纷中,按当时社会的伦理价值观来看,处于弱势的凤姐就是因为“吃醋”才与贾琏闹翻,所以贾母在安抚凤姐的同时又特意叮嘱她当天不要去羞臊贾琏,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贾母在规劝二人的时候,特地留着王夫人、邢夫人等双方亲属及社区群众在场,利用社区力量,注意舆论导向,通过民众的力量化解二人的情愁恩怨。由此建议,在夫妻感情尚未完全破裂,双方有望和好的离婚案件中,法官在调解时最好能将双方亲属朋友、街道社区联系到场,利用社情民意来成人之美。
二、离婚案件的调解注意事项
离婚案件的调解方法可以不拘一格因人制宜,同时也有许多方面需要引以为戒。
1、保持居中立场,同时适度倾斜
离婚案件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双方是非对错,他人一目了然。但由于很多当事人,类似针尖对麦芒,如果法官公然对弱者倾斜,则会引起另一方的怀疑和不满,非常不利于之后调解工作的开展。在贾王二人的纠纷中,凤姐告状时的情状是爬在贾母怀里,随后而来的贾琏看到后就会先入为主,质疑贾母处事的公正性,于是公然对贾母叫起了板。所以法官在调解离婚案件时,要注意保持居中立场,做到一视同仁,进而向受害人和弱势方适度倾斜,保护妇女、儿童利益。
2、注意语言文明,遵循社会主流价值观
法官在调处离婚案件时,针对双方过错,可以适当声讨,但一定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能张口骂人甚至动粗,贾母在对贾琏的训话中粗话连篇,这与我们法官的身份不符,应予避免。另外,法官在劝解当事人时,应以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导向。在贾王二人的纠纷中,贾母说贾琏的出轨行为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还劝凤姐不要吃醋。这与当今的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即便是时代开放的今天,夫妻之间仍应以忠诚为首要义务,而不能以“风流”、“花心”而已等词为出轨方塞责开脱。
3、把握公开尺度,保护个人隐私
实践中,离婚案件的调处过程中,有时会触及双方乃至第三人的隐私。在处理上述纠纷过程中,贾母采取公开调解的方式,通过社会舆论支持,使贾琏、凤姐、平儿三人化干戈为玉帛,维护了封建时代一夫一妻一妾婚姻的稳定,却置第三人鲍二媳妇的隐私、名誉于不顾,当众骂贾琏“脏的臭的都拉了你屋里去”,之后鲍二媳妇羞愤自缢,对此贾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贾母在整个纠纷调处中的最大败笔。所以,法官在调处离婚案件时,在牵涉到双方及第三人的隐私时应注意采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注意保护当事人隐私,防止个人隐私宣扬出去,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乃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