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法院墩头法庭地处里下河水乡,近年来,该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窗口作用,努力将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在最基层,着眼定纷止争,发挥调解优势,解决了一批涉诉信访和可能引发上访的“老大难”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诉讼上访十余年的老大难“解”了

基层法庭,处在涉诉信访的第一线,也是矛盾纠纷最为集中的地方,很多上访老案、缠访难案都发根于基层。加强基层法庭解决纠纷,尤其是化解信访疑难案件的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各级法院、政府、党委涉诉信访工作的压力。

家住南莫镇兴南村的瞿某兄弟与该村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承包合同纠纷是一起从1994年开始就一直诉讼上访不断的老大难问题。此案涉及土地置换、宅基地安排、相邻关系、土地区位费用、承包经营权等,纠纷错综复杂,瞿家八年来在市、县两级法院已经打了十多场官司,先后多次到省、市、县上访,成为当地的信访难题。2007年年初,瞿某兄弟又以该村村民委员会、村经济合作社为被告要求撤销该村2002年的调地决定书并赔偿损失28439元。由于本案的调地决定书调整的土地已安排他人建房,而兴南村调整瞿家土地给他人建房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让法庭在案件处理上陷于两难境地。而当时负责具体操作的镇、村干部现都还在位,对此有着不同认识,抵触情绪也很大。为了缓和当事人的对立情绪,该庭采取上门调解,主动与镇、村干部沟通,做好法律解释工作,十多次上门和现场调解,不仅取得镇、村干部的理解,也深

深感动了原告,使得案件最终圆满调解结案。

上访近百次的老上访户怨气“消”了

“人争一口气”,这句古语用在一些上访户身上,可谓恰如其分。部分上访案件,利益冲突也许并不大,但当事人就是为了争口“气”,要个“面子”,而不断上访。墩头法庭在处理这类上访案件时,注重一个“巧”字??巧寻矛盾根源,巧用调解艺术,巧解矛盾症结,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海退休教师刘某夫妇就是因为一起不足千元的医药费官司而上访了近百次,最后在法庭调解下消了怨气。老两口本打算将海安老家的房子修缮一番以安度晚年。谁知,在修房时与邻居陈某发生冲突,双方纠缠后刘某眼睛被打伤,花去医药费近千元。因现场无一目击证人,公安机关无法对陈某实施治安处罚。刘某无辜被打却又未获赔偿,就每天到派出所要求处理陈某,后来又先后到镇司法所、县公安局、县政府不停上访,前后上访近百次,所在镇大调解中心调解数十次均未果。法庭接到此案也感到颇为棘手,承办法官决定从“巧”上入手,抓住原告不断上访主要目的并非要钱,而是感到委屈的症结,充分做好调解前期准备工作,调取派出所案卷材料,并调查了在双方纠缠后到过现场的证人许某,从而使被告接受调解,化解了原告的怨气,使这起上访近百次,历时一年多的老上访户案得以圆满解决。

可能引发群体上访的隐患“没”了

2006年年底,一起随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在该县影响广泛的2000余户农民诉海安油米厂案,在该庭全体人员努力下,仅用三天时间就成功审理并执行完毕,让老百姓的权益及时得到维护,消除了群众集体上访的隐患。

海安油米厂因经营不善,法定代表人及家人于某天突然全部“失踪”,油米厂彻底停产,涉及3500多农户90余吨菜油无法兑付,不少农民组织到镇政府上访,还有8人到县城上访,一起严重的群体性事件随时可能爆发。经镇政府多次工作和法庭引导,最后有20个兑换点的老板代表2431户农民向法庭起诉,接到起诉材料后,法庭当即立案,并于次日放弃休息时间展开调解工作,经过整整一天的调解,终于达成按50%比例兑付的协议。考虑到案件的紧迫性,调解次日,该庭即在院执行局、当地派出所配合下展开执行行动,至当晚6时,该案成功执行完毕,获得当事人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