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基层基础建设瞄准新标准
作者:赵正辉 苟连静 李宁倩 卢 凤 发布时间:2012-05-29 浏览次数:1110
通过转作风赢得公信,运用大学习大竞赛历练司法能力,借助现化化设施设备提升服务水平,今年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全市法院瞄准新的更高目标顺势发力、发挥潜力、借助外力、形成合力,推动基层司法能力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无锡:给法院基层建设注入强劲活力
无锡市共有9个基层法院,25个人民法庭,在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工作的法官占全市法官总数的80%,但就是这80%的人民法庭法官办的案件占全市所有案件的90%,近两年年均办结案件总数达8万件,人均年办案130余件,而且审判效率、质量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前茅,涌现出“无锡市民最信赖的法官”江阴市人民法院法官张勇、“一等功臣”惠山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沈强等一批基层先进典型。
初春时节,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时永才走遍了全市25个人民法庭,深入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全市人民法庭建设有一个基本的评估:法庭设置形成了规模化。经过整合,每个人民法庭平均管辖3个乡镇(街道),管辖人口15.5万人。法庭在编人数平均为5.8人,人均办案超过200件,其中,滨江法庭法官张勇年办结案件767件;法庭管理更加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手段的科学性,普遍制定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加强工作岗位责任制、工作规程、纪律检查,以及后勤车辆管理、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同时实行制度上墙、审务公开,增加管理透明度;法庭队伍更加职业化。目前,无锡基层法院在编审判人员135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856人,占63.1%,研究生337人,占24.85%;法庭建设更加现代化。有16个法庭建筑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标准,其中周庄、官林、安镇法庭超过2000平方米。法庭平均拥有两辆警车,7台电脑,所有人民法庭实现法院系统四级计算机联网,配备了远程电子签章系统;法庭功能更加多元化。开展了审务进村镇、进社区活动,通过预约开庭调解、上门开庭、设置巡回审判站、开设“假日法庭”、开辟审执“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体现司法人文关怀,让老百姓体会到便利。今年以来,全市法庭简易程序适用率达93.7%;调解撤诉率达66.1%,并与民调组织开展协作互动,探索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建设,今年中共无锡市委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意见》,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的设置、基础设施、物质装备和审判运行等作了全面规定。明确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人力、物力、财力配备新的更高标准,给法院基层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
这个《意见》中完善干部职级、职数配备工作成为亮点。加强基层法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正职1比2、副职1比1的比例,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并纳入同级党委后备干部工作计划。加强基层法院干部流动,充分考虑法院工作的特殊性,放宽“双向交流”政策限制,完善法院与党政机关以及上下级法院间的任职交流制度。
加强编制落实和管理。抓好全市法院政法专项编制的落实和管理,严格把好编制使用关,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编制足额有序地落实到位。按照上级法院规定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院编外审判辅助人员的定额和经费保障机制。
大力提升基层法院物质装备保障水平,确保自身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政策。根据法院案件数量的增长幅度、物价上涨因素以及法院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法院公用经费正常增长保障机制,保障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坚持“收支脱钩、全额保障”原则,消除法院经费与诉讼费、罚没收入“变相挂钩”现象。
加大办案经费保障力度。根据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需要,按法院受理案件实际情况,结合前三年办案经费的平均数安排法院办案经费。
加大对基本建设经费保障力度。切实加强对全市基层法院建设中所产生的基建债务问题研究,各地政府要作出规划,将基建债务列入政府偿债项目逐步予以消化。对于“两庭”建设严重滞后的,要加大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缓解基本建设压力。
加大教育培训经费保障力度。切实加强对基层法院业务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把基层法院人才培养纳入地方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培养、培训专项经费。
积极推进人民法庭建设。把人民法庭建设作为全市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重点,加快启动两家新设立人民法庭的建设,努力在“硬件”和“软件”等方面达到“设置规模化、建设标准化、审判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装备现代化”的“五化法庭”建设目标。
北塘法院转变作风提升能力
近年来,北塘区人民法院严整法官队伍,肃清每一个不和谐音符,通过努力转变思想作风、纪律作风、审判作风、工作作风,打造出一支人民信赖的法官队伍。
“杜绝每一个潜在的问题隐患。”北塘法院纪检监察部门经常不定期地对各部门和全院人员的司法作风纪律等进行明察暗访或突击监察,对一般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规违纪者坚决查处。同时,北塘法院还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并积极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组织,召开司法监督员座谈会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主动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司法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司法作风建设好与坏,案件当事人最有发言权。近年来,北塘法院多次对案件当事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满意度逐年上升,2011年度接近100%。
为了提升法院队伍的业务素质,北塘法院年年创新开展各类“大学习大竞赛”活动。日前,北塘法院又启动了新一轮大学习活动,通过以“八个一”学习工程为载体,推进全院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组织“一读书、一论坛、一教育、一交流、一练兵、一评比、一观摩、一开放”活动,实现了法院思想道德职业素养整体提升、学习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审判执行能力显著提升、化解纠纷能力不断提升、调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在法院营造的浓郁的奋发向上氛围中,北塘法院法警大队因表现突出,于2011年被评为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工作“标兵警队”和全省法院司法警察岗位大练兵先进集体。此外,近年来还涌现出了“无锡市民最信赖的十佳法官”费美萍,全省审判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徐戍徽,全省法院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先进个人余刚等一大批先进法官。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法官都做优秀法官。”北塘法院院长袁挺对法官们的要求分外严苛,他说,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可能引发不和谐的“杂音”。
南长法院致力思廉崇廉践廉
无规矩不成方圆,南长区人民法院在积极建设廉政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去糟取精,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办法。
“初进法院,随处可见的警示标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刑庭庭长沈小峰说道,“其身正,方可不令而行。23年,我一刻都不曾放松对自身的要求。”
2012年初,一名交通肇事案被告人的哥哥带着3万元现金来到法院,请求沈庭长对被告人从轻判决,被当场回绝。
在具体实践中,该院要求各业务部门“以制反思、以制修德”。在建好廉政学习记录、上级相关廉政文件、警示教育学习资料、重大事项报告及纪检监察月报四本台账的同时,及时反思不足,并于每月22日的廉政监察员例会上展开专项检查,交流心得,互补长短。
几年来,该院坚持施行“三签”制度,积极构建从内至外覆盖全院乃至全区的多维廉政网络。由院长牵头自上而下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由法院与干警家属签订《助廉公约》,由监察室同辖区内10家鉴定、拍卖中介机构签订《廉政合同》,形成自我管理与外部监督双轮驱动,有效遏制贪污腐败之风。
作为法院先锋与潜力梯队,青年干警的培养与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以大学习、大讨论,文化沙龙,演讲比赛等丰富活动为载体,该院致力为青年干警打造“思廉、崇廉、践廉”沃土,从思想根源处植入清苗,不断引领他们成长与前行。
法院内网特辟美文警句专栏,做到廉政文章实时上网。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省不足,明得失,主动提升司法能力,提高队伍素质。
对于新录用人员,纪检组组长会与其进行任职廉政谈话,严明纪律要求,并发放《法院管理制度汇编》、《行为规范汇编》、“五个严禁”卡片等资料用以学习参照。
廉政教育常抓不懈,廉政文化清韵流传,南长法院先后获得全省法院系统监察先进集体、全省探索构建人民法院惩戒防体系试点单位、南长区、无锡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殊荣,民一庭还被评为省廉洁司法示范庭。
江阴法院历练法官司法能力
对于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重任的江阴市人民法院来说,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打造业务过硬的审判队伍一直被放在法院工作发展的战略高度。“法官司法能力建设要紧紧围绕法官的素质教育、业务能力和调研水平来抓,要有一颗'公心'、一张'铁嘴'、一支'硬笔'。”江阴法院院长弓建明如是说。
一颗“公心”思为民。法院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江阴法院近年来各项工作持续发展的“引擎”,培养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正是江阴法院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2011年4月,江阴法院正式出台《提醒、诫勉谈话教育制度实施办法》,院党组班子成员分别与干警进行谈心,及时掌握干警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司法理念。
董女士是一起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当发现自己的案子是由江阴法院西石桥人民法庭而不是执行局执行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案子不被重视而在法庭哭了起来,直到法官千方百计帮她找到被执行人,她才放了心。可看到法官没有将被执行人直接“关”起来,而是对其做思想工作时,她又担心拿不到钱而哭了起来。当法官做通被执行人工作,不仅将她申请的欠款执行到位,还将董女士的另一笔欠款也一并执行到位时,董女士再次哭了起来,不过这一次,是喜极而泣。
一张“铁嘴”倡和谐。“巡查的时间到了!”自2012年3月起,每周二的上午,是江阴法院副院长陈忠宇轮班巡查的日子。当巡查到有案件正在审理的审判庭时,陈忠宇会带领巡查小组认真记录下整个庭审过程,从宣读法庭纪律、法官入庭、法庭辩论、直至宣布休庭,每一个环节都有科学、严密、量化的考核标准。
2012年3月30日上午,“江阴法院周庄法庭驻周庄镇三房巷村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掌声中落下帷幕,自此,江阴法院的法官将主动入村与村干部联手做好调解纠纷工作,借助法庭的法律资源优势与结对村基层干部、人民调解员的一线群众优势,形成调处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一支“硬笔”书公正。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活动,帮助法官提升司法能力。积极鼓励干警参加业务培训和学历教育,4年来共有32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12人取得法律硕士学位,法官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达到28.7%。
通过举办案例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加强应用法学研究和案例工作,提高青年法官业务能力和调研水平,2009年以来,全院干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调研文章300余篇,被最高人民法院案例载体录用案例24篇,多次在全国、省内征文活动中获奖,2011年,该院干警撰写的论文首次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上获奖,江阴法院也被评为全国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