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萍,靖江一名普通的基层法庭法官,没审过什么大案要案,却成为全国33万法官学习的榜样。法庭上,她明辨是非、言辞犀利、一身正气。让人难以想象,30年前,她还曾是一名淮剧演员,能在160公分高的舞台上,连翻50多个跟头,踢16杆花枪。是怎样的人生契机,使她由一个“刀马旦”成为一名“女法官”?在靖江采访的半月里,陈燕萍向记者讲述了她早年那段难忘的经历。

 

  1979年,陈燕萍考入江苏建湖艺校,开始学习淮剧,当时学的是刀马旦。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角色,它非同于花旦、青衣、老旦,要求基本功扎实,唱念做打样样精通。陈燕萍回忆说,四年艺校学习过程,练功吃了不少苦。那时候,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来练功,练到七点钟,先是练武功,然后形体、音乐,然后练唱腔,一整套下来还有文化课。

 

  “刀马旦的练习经历,磨炼了我的韧劲、冷静和敏锐的判断力。”陈燕萍笑着回忆说,当时练功最高峰的时候,她可以在160公分的高台上原地翻50个跟头。练习“接花枪”时,八个人要从八个方向扔16根枪给她。“最初,一根枪打过来,我急忙的就去接,却不能冷静地判断其他方向来的枪,以至于每天从上到下,身上经常是没有一块不青的地方。后来老师就教我,要根据枪扔过来的方向判辨每根枪接应的时机,一定要冷静。”

 

  书香门第出身的陈燕萍,从小还被父母要求学习琴棋书画。陈燕萍会弹琵琶,也学过素描、国画、书法等。她告诉记者:“小时候的绘画老师,对我也很有影响。他告诫说:你不能心浮气躁,在任何时候都要冷静,做一个理智的人。”

 

  这些经历对陈燕萍后来的审判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陈燕萍说:“无论当事人再急躁、再闹,我都能保持一个很冷静的态度,会想办法用什么语言、什么方法来控制住局面,让当事人冷静下来听我说,而不是用法警、或者是法槌来对待当事人。”

 

  1983年,陈燕萍艺校毕业后在淮剧团里干了两年,1985年她考入电大,学习图书管理学专业。3年电大毕业后,正逢那一年江苏省统一招干考试。陈燕萍回忆说,当时有公检法、银行、税务、工商六家机关招干,她的父母亲帮她报了考法院,所以,“是我的父母给我选择了法官职业。”

 

  陈燕萍的父母都是医生。对法官这个职业,当年的陈燕萍只觉得很神圣、很威严。那个时候的法官戴着大盖帽、戴着肩章,在陈燕萍看来也很漂亮,很神气。直到上班第一天,父亲的一番谈话让陈燕萍从此对法官有了新的认识。

 

  陈燕萍15岁就参加革命的父亲,终身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理想信念,对孩子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陈燕萍当年考入法院,第二天要去报到的时候,父亲跟她谈了一次话。父亲对她说,“知道为什么要给你选择法官这个职业吗?医生救死扶伤,法官主持正义;一个治疗肉体的病痛,一个调整社会关系的症结,都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你要牢记法官前面的‘人民’两个字。”这席话让陈燕萍终身难忘。

 

  21年法院工作的学习和历练,陈燕萍已经从当年的法律“门外汉”成长为今天的“办案能手”。现在,陈燕萍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句她最喜欢的格言,这是英国法学家柯克的一句话:“法律是一门艺术,在能够获得对它的认识之前,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

 

  正如陈燕萍曾经的学艺生涯,法律也给了她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舞台,不过这个艺术不是戏曲展现的美的艺术,而是追求公正与爱的善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