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辛苦多一点,让百姓方便些,还是百姓辛苦多一点,让自己方便些?面对这样的一个选择题,钟楼法院用其众多便民、利民举措作了明确回答。“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该院不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被全省推广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覆盖全区的“三级调解网络”基础上,新近又推出了“派驻法官”工作机制,半年来成功调解纠纷近400起,占该院民商事案件总数的15%,让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庄严国徽下的司法温情。

 

零距离  快解纠纷

 

司法越贴近民众,人民就越信任司法。钟楼法院的派驻法官脱下身上的法袍、放下手中的法槌,深入在辖区7个街道和钟楼交巡警大队设立的共8个诉前调解点零距离的驻点服务群众,用点滴的努力践行着“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走路”的司法便民理念。

 

“我们派驻法官就是要走进街道,走进社区,和老百姓贴得近,让老百姓叫得应!”在钟楼区新闸街道调解室,派驻法官袁法官这样对当事人小王说。原来,张某家的空调外机有点小毛病,晚上不停有水滴至楼下邻居小王家卧室的窗台上,影响了小王家人的睡眠。小王找张某多次交涉未果,诉至法院。袁法官了解这一案情后,择时让双方在其家门口的新闸街道调解室进行调解,并在十分钟内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张某当即电话联系空调公司的员工前来查找病因并加以修理。事情解决后,双方皆大欢喜,因为,派驻法官处理案件方便快捷有效,丝毫不影响他们工作,而且一分钱都不用花。

 

架心桥  力促和谐

 

针对群众的诉求,派驻法官成功架起了一座桥,一座连接群众与法院、政府的桥梁,一座连接关系曾经破裂的群众心灵的桥梁。虽然派驻法官所处理的大部分是一些诸如赡养、邻里纠纷等鸡毛蒜皮的事情,但他们所处理的每一起案件都不仅仅是化解矛盾,更重要的是将已破坏的家庭、邻里等社会关系重新修复。

 

常州钟楼区荷花池街道82岁高龄的范某前些日子心中常常一阵酸楚,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她膝下虽有二儿三女,但兄妹五个对母亲范某的赡养问题起了争执,范某的生活起居无人照料。派驻法官钱法官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上门分别做范某子女的思想工作,指出在法律上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在情理上赡养父母是每一个作儿女的天职。钱法官的反复奔走和耐心开导终于使五被告思想起了变化,老大刘某主动表示愿意承担起召集弟妹四人赡养母亲的责任。此案在法律程序上基本是结束了,但钱法官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多次与范某谈心,对范某进行宽慰和劝导,范某对五名子女的态度逐渐转变,慢慢由怒目相向转为和颜悦色,一家人的关系最终和好如初。

 

助基层  共护稳定

 

派驻法官不仅要当好“调解员”,晓之以法、明之以理、动之以情,定分止争,同时要做好“培训员”,通过集中、小型、个别相结合的形式,帮助特约调解员提高法律素养和调解水平,从而扩充调解力量。在派驻法官与特约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钟楼区的涉诉信访案件有了明显下降,他们一起用法律和智慧维护了当地社会的稳定。

 

0911月的一天晚上,钟楼区某浴室突然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正在浴池中泡澡的潘某溺水身亡。浴池中的水不深,其他客人都洗得好好的,潘某为什么会溺亡呢?潘某的家人立时将事情闹到了当地街道。街道调解室特约调解员金主任赶紧拨通了派驻法官的联系电话。王法官随即赶到了现场,经调查获悉,潘某时年79岁,身体不是太好,事故发生责任主要不在浴室。人命关天,死者为大!本着构建和谐社会与人道主义的需要,王法官与特约调解员一起推心置腹地同浴室老板进行交涉,同时从法律上向潘某家属明确事故的原因,最终浴室老板同意赔偿对方四万五千元,潘某家属也表示事情就此一次性解决不会再找浴室麻烦。一件若处理不慎极易引发上访的案件在短短四小时内得以圆满解决。

 

为了国徽更加闪亮,为了天平更加辉煌,钟楼法院用“派驻法官”机制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建设注入新的力量,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解开群众的心结,维护社会稳定,在百姓的身边守护着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