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与群众对话:打好和美的中国结-常州法院民意表达机制工作纪实
作者:作雪 发布时间:2010-03-30 浏览次数:1275
审判长在常州审判庭端坐着,当事人及代理人在前黄镇,通过显示屏远程对话,庭审顺利进行,轮到谁发言,画面随之切换过去,当事人犹如身在现场。正是基于群众的需求,常州中院在全省率先推出了远程审案便民举措,以群众喜爱的方式回应民意表达机制取得的成果,实现法院工作与群众需求的双赢。一年多以来,常州中院立足于有求必应,着手于建立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努力实现法院与群众直接、贴心、有效对话。
走进群众,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为切实了解群众迫切的司法需求,自2008年以来,全市法院一把手定期深入企业进行走访,主动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难题。2009年年初,中院姜洪鲁院长带队走访了江苏常松集团等重点企业,详细了解在企业金融危机中遇到的难题和急需的司法服务。常州中院结合全市基层法院深入企业搜集到的讯息,整理编辑了《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必读》3000册免费发放给全市企业,编写《服务企业三百问答》赠送企业,为企业提供详细、明了、行之简便的法律服务样本。在服务金融企业座谈会上,法院积极听取各方意见,认真梳理,出台“服务金融企业十项承诺”,切实帮助金融企业解决司法需求。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心声成为一个巨大的民意释放平台。为广泛倾听民意,全市法院建立了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建立网络阅评员队伍,高度关注与法院审判工作相关的社会舆情,针对社会老百姓反应较多的、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网络帖子,及时整理,定期刊出《舆情分析》,认真加以梳理,了解民情民意。中院姜洪鲁院长每天都登录常州热门论坛,浏览关乎法院的帖子,对于《舆情分析》每期都阅览或阅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倾听老百姓的心声,了解老百姓的司法需求。
服务群众,建好多种对话渠道
“姜院长:您好!在您的亲自过问下,欠债人(被执行人)上海某公司拖欠两年多的欠款终于追回来了……我们深为感动!谢谢您了!当事人李文昭。”
这是近日常州中级法院院长姜洪鲁在院长电子信箱里收到的一封感谢信。当事人李文昭的这封表扬信,透着真情和感激,姜洪鲁院长看完后,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拿出了院长信箱办理登记本,在李文昭案件那页上写上批注,“……望执行局在工作中更加地努力,取得更好的群众满意度。”写完后,姜洪鲁院长不由回想起2个月前李文昭一封信,但那是封投诉信。因被执行人将其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一个80岁的老太,公司地址也转移到一所破屋内,因此公司再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作为申请执行人,李文昭眼见执行陷入困境,无法兑现。情急之下的李文昭无意间看到报纸上公布的法院邮箱,便半信半疑的写了一封投诉信。没想到的是,姜洪鲁院长很快便回信,并督促该案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得到执结。
自出台《关于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的若干意见》以来,常州法院注重强化落实,建立完善了“院领导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与其他基层单位挂钩联系制度,同时开通院长电子信箱、网络民意直通车、“信访110”等,切实加强院领导与企业和普通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企业和普通群众的“第一信号”,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司法政策,满足企业和群众的司法需求。自院长信箱开通以来,姜洪鲁院长对每个邮件提出的问题都一一作了批示,并责成相关部门尽快处理,并及时予以回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畅通申诉再审渠道,做到有诉必理,保证当事人“告状有门”、冤情能申。此外,常州中院在法院外网网站开通“网络民意直通车”,敞开群众民意表达渠道。在此基础上,积极以开通博客、QQ等形式,增加与网民之间的沟通、互动和对话。
呼应群众,搭建服务群众机制
“原来立个案来回跑好几趟,今天十几分钟就OK了。过去是人难找,事难办,现在好了,走进一个厅,手续全办清。”这是当事人最真切的心声。根据老百姓的反映,每次来法院立案、查询案件进度等费时费力,增加了诉累。对此,常州中院积极开展调研,通过多种形式与老百姓沟通、交流,2009年6月,全市法院全面铺开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以诉讼服务中心新机制为平台,推进“便利、有效、低成本”诉讼服务,切实惠及广大老百姓。
2009以来,通过民意沟通渠道,不断了解整理群众的司法需求。据此,常州两级法院紧紧围绕“便利、有效、低成本”,积极探索惠民举措,以实际效果来纵深推进法院与群众对话的层面,真正使老百姓在对话中得到全新的司法服务。为此,常州法院注重搭建新机制、新平台呼应老百姓的司法需求,逐步推进服务广度、深度。常州市两级法院积极依托结对共建基地、民调窗口、青少年维权岗等为载体,通过委派法官到基层社区挂职锻炼、选派法官担任法治村官、与社区联合开展法律服务活动、送法下乡等形式,让法官深入民间,掌握社情民意,谙悉民风民俗,促进审判工作视角与群众司法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此外,通过开展网上立案、远程开庭、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制度等方便群众诉讼,减少群众诉累,积极推行审务进社区活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实现更好的对话。积极建立案件反馈和回访制度、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行决策听证制度等,扩大对话群众范围。在此基础上,常州法院建立法院巡视制度,成立巡视组,不定期开展巡视工作,及时汇报巡视民情民意情况,以供决策。
常州两级法院重视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全市法院均成立诉调对接办公室专门做好、做强调解工作。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完善司法救助基金工作,对确有困难的群众实行缓减免诉讼费,真正体现法院的人文关怀,让人民群众感受法院的亲和力,使之放宽心胸、打开眼界与法院进行无隔阂对话,互相融合,绘就一副副和美的中国结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