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法院“两联一挂”走入民心
作者:娄银生 发布时间:2010-04-20 浏览次数:1923
开展“两联一挂”活动是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探索与社会公众增强沟通、增进理解的新途径、新方法。金湖法院的这一做法,特别是在广泛收集吸纳民意方面,起到了很好地司法服务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司法举措,“两联一挂”活动通过挂钩联系、座谈研讨、问卷调查、文化共建、法律培训、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寄送典型案例和风险提示等司法服务工作,及时了解了企业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司法需求并帮助解决。
作为人民法官了解大局、密切与群众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开展“两联一挂”活动,可以让法官了解企业主与职工的不同需求、了解村民、居民对司法的不同期盼、了解风俗人情,为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更好地提升法官群众工作能力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亮点效应★
目前,金湖法院“两联一挂”活动的成功经验已在淮安法院中推广。淮安法院形成覆盖全市1489家企业的联系网络,各基层法院院领导分别挂钩辖区重点项目;全市法院439名法官担任村居“平安与法治建设指导员”;为全市891个市级重点工程和73个超亿元的重大项目提供司法服务;有11家濒临倒闭的企业重获新生,15000余名职工重获工作岗位;在江苏高院委托权威统计部门对2009年全省法院“公众满意度”调查中,淮安法院社会公众满意率达98.3%,比2008年上升近三个百分点。
至今年3月,江苏省金湖县人民法院在加强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开展“联系企业、联系机关、乡镇、社区、学校,挂钩重点项目”的“两联一挂”司法服务活动已整整十年。3月下旬,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这里召开了现场推进会。
在回顾该院开展“两联一挂”活动的初衷时,院长赵文介绍说,这主要出于当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期盼。2001年正值全县城市建设、撤乡并镇、创建经济开发区、实施农村土地二轮承包等重要变革时期,涉及相关的大量矛盾纠纷涌入法院。该院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服务,开展“两联一挂”司法服务活动,将服务领域延伸到全县26个机关部门、11个镇118个村(居)、60个骨干企业、16个重点工业项目和11所中小学,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服务体系。10年来,该院领导班子成员虽几经更迭,但这一传承项目通过不断积累、丰富和完善,已成为该院能动司法、服务大局的一项“常态型”特色工作。
寻求支撑点,提高司法服务效果。每年根据县委县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中心和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调整服务计划,提出新的要求。注重由“应对型”向“常态型”服务转变,开展“五个一”服务活动,即各庭室部门每月对联挂单位进行一次走访、每季度开展一次送法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巡回审判、每年至少为联挂单位提供一条司法建议、每年在媒体上发表一篇有指导作用的宣传调研文章。十年来,全院累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受教达10万余人次;开展巡回审判400余场次;提供各类司法建议200余条;发表各类宣传调研文章230余篇。
抓住着力点,创新司法服务模式。通过多年来的不断积累、丰富和完善,该院“两联一挂”活动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模式:一是联挂服务进机关,与依法治县相对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二是联挂服务进镇村,与服务“三农”相对接,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联挂服务进企业,与帮助企业重点项目相对接,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四是联挂服务进学校,与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相对接,推进法治校园建设。
做好结合点,强化考核机制建设。为预防和制止各种形式主义,该院坚持把“两联一挂”放在与审判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列为部门和干警“岗位目标”,并建立完善了联挂活动激励机制和具体的考核评价制度。主要是建立台账、量化考核、严格奖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