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江苏省昆山法院受理周市镇、柏庐街道等五个共建地区案件3852件,比共建前同期下降32.95%,协助基层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001件,比共建前同期上升75.9%149名法官深入村企社区,开展巡回审判168次、法制讲座29次,接受812名群众的法律咨询,提出司法建议18件次。作为“2009年度昆山市普法创新奖”,一组组生动的数据让和谐共建这项法治创举名副其实。从坐堂问案到亲民解忧,从实现能动司法到各界主动参与,共建不但拉近了法院和群众的距离,更使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成为共识,让社会和谐稳定得到根本性保障。

 

一次社区来电让连环纠纷妥善化解

 

201041,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主流媒体一同走进昆山市新镇办事处康泾湾社区居委会,记者们最好奇的是:一次平常的电话邀约如何在短期内使连环纠纷消弭无形呢?

 

时间回到半个多月前,康泾湾社区联系法官、民一庭副庭长倪厚淳在311接到居委会主任杨宝安希望尽快协助解决社区纠纷的来电,第二天下午便驱车前往了解情况:原来,昆山花园于200911月更换了物业管理,由于前物业苏州万宝与业主委员会共用同一帐户,导致未及审计的停车费无法按比例支付,同时新物业昆山致远进场后多次给万宝追缴业主拖欠费用设置障碍,两家物业在办理费用移交手续时又发生矛盾,最终引发了业委会和新旧物业三者之间恶性循环的连环纠纷。31523日,倪法官又先后两次来到设立于居委会的和谐共建工作室,集合三方代表召开圆桌会议,在找准症结的基础上释明法律、主持协商,终于促使三方就约定审计、分期付款、配合催缴等达成一致,成功避免了一触即发的连环批量诉讼。对此,周市新镇办事处党总支副书记王文荣评价说:“法院的延伸服务贴心周到,有力促进了社区的平安创建。”

 

20084月起,昆山法院就先后与周市等四个乡镇和一个街道结对共建,通过组织座谈、巡回审判、走访企业、法制讲座等形式,将化解矛盾的关口前移,积极探索促进乡镇法治建设与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双赢之路。两年来,伴随和谐共建的深入推进,其把矛盾发现在苗头、控制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的巨大作用日益显现,获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基层组织都像康泾湾社区一样,从被动接受司法服务转变为主动上门寻求法律支持。面对变化,法院又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两项创新举措让能动司法找准基点

 

2010326,法院民一庭、执行局、审监庭等7个业务部门与柏庐街道下辖7个社区结对共建,统一挂牌设立“法官工作室”,并充分兼顾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针对高板桥社区多所中小学集聚的情况,特别安排少年庭与其结对,而震川社区内外籍人士相对较多,确定由民三庭与其结对,切实增强共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分别确定7名联系法官每月定期驻点工作,协助社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开展“无信访、无诉讼、无刑事犯罪社区”创建活动。至此,昆山法官工作室已遍及四镇一街道等共建地区和联系点,覆盖了全市72个行政村、40个社区和15个行业自治组织。

 

为切实提高法院参与社会管理的深广度,充分发挥司法对社会的引导、示范、评价和规制功能,促进基层组织完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昆山法院不断创新共建手段,从200911月起与共建地区联合开展“无信访、无诉讼、无刑事犯罪村(社区)”创建活动,协助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实地走访加强考核指导,把符合人民调解组织健全、矫正工作机构与人员到位、全年未发生越级上访事件、矛盾纠纷未导致诉讼、无刑事犯罪等条件的村和社区认定为“无信访、无诉讼、无刑事犯罪村(社区)”,并由地方党委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并给予相应表彰。

 

同时,为给“三无”创建提供最大的法律支持,法院又在共建地区广泛设立“法官工作室”,为全体审判人员确定联系点,明确规定法官必须按时定期驻点办公,接待来访群众,指导基层组织调处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协同帮教社区矫正对象,共同做好涉诉信访人员的息诉稳控,并主动开展巡回审判、法制教育、结对帮困、爱心助学等司法服务或公益活动,进一步拓宽共建平台、丰富共建载体,大力助推社会矛盾化解,真正实现——

 

三方协作共赢让社会管理深化创新

 

永丰余纸业(昆山)有限公司是落户昆山的一家大型知名台资企业,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和自身经营制度局限,涉及经济纠纷多达12件,涉案标的金额高达323万元,而涉诉案件胜诉率仅为50%。考虑到企业的良好运作对镇区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镇党委政府在收到企业急需法律指导的讯息后,便立刻与结对部门——法院民二庭取得联系。201041,庭长金李淮带领两名资深法官一同回访永丰余公司,并送上了一份长达六页的公司涉诉案件专项报告,具体分析了诉讼成因和败诉原因,还就企业如何弥补制度漏洞、降低经营风险等,提出了妥善保管合同文本、明确业务人员授权范围等八条司法建议,细致高效的法律服务得到企业负责人和镇领导的一致好评。

 

如今,深入推进和谐共建已经成为昆山法院的系统工程,每个业务部门都立足审判实际,在村企社区建立了一至三个共建联系点,积极组织开展结对活动,力争从根本上、从源头压降案源。由于和谐共建给地区带来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等诸多裨益,共建地区的党委政府也从最初的配合支持逐步走向主动参与,除了与法院加强沟通协作外,都把和谐共建作为创新管理机制的自觉要求和首要选择,纷纷将其纳入日常议程、列为考核专项,而企业、农村和社区等基层组织则通过法律资源和行政推动的双重助力,在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的稳定环境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以来,昆山法院新收各类案件5088件,比2009年同期下降近13个百分点,其中受理涉及五个共建地区的案件278件,同比下降29.6%协助共建地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近200件,受惠群众超过500人。和谐共建如同一条协作共赢的纽带,使人民法院、行政机关和基层组织紧密相联,合力推进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