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最大限度地延伸司法‘手臂’,善于在保持司法适度谦抑的基础上正确地界定法院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上的功能定位,是法院工作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变化不可忽视的课题。我们既要积极有为,又要坚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平江区法院党组这样阐述他们对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解,这也成为全院上下的共识。

 

近两年来,平江法院努力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切实做到多在源头化解一个矛盾,多堵一个制度漏洞,多影响教育一批群众,多树一分正面形象,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巡回审判——老百姓“家门口的法院”

 

去年年初,在平江交巡警大队里,身旁靠着一副拐杖的古稀老太愤怒地指着一个花甲老翁:“我都76岁的人了,你把我撞成伤残,还不赔我钱,我怎么办?”花甲老翁情绪激动:“我不是不赔,你要我赔十万,我就那一点退休工资,我赔不起!”由于双方一直对赔偿数额达不成一致,骑电瓶车撞伤老太的老头难以一次性赔付,受伤的老太说要让子女闹到老头的家里去。

 

在场的张文娟法官一边安抚两位情绪激动的老人,一边安排助手对事故相关材料进行审查。“两位都是老人,撞成十级伤残,涉及一笔不小的赔偿金,老头微薄的退休金恐难以支付,而老太除了医疗费,今后的生活自理也是问题。”张文娟法官一边指导老太填写材料办理立案手续,一边想着必须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调解方案。经过向双方反复做工作,最终确定了双方都可接受的赔偿数额。在老翁的两个子女为他垫付一部分后,剩余金额由老翁每月从退休工资中拿1000元分期付给老太。   

 

两位老人对处理结果都很满意,老太说:“我年纪大了,不知道怎么去法院打官司,现在好了,法官就在身边,麻烦事不麻烦了。”

 

这是发生在交通巡回法庭中的寻常一幕,每周三,是平江法院的法官到交通巡回法庭驻点办公的日子。自2009年成立近四年以来,通过为当事人提供调解、咨询、诉讼指导等一站式巡回服务,共参与巡回审判965件次,协调化解了大量纠纷,大大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目前,结合交通巡回法庭的成功经验,该院又相继成立劳动人事争议巡回法庭、消费者权益保护巡回法庭、东园社区巡回法庭,定点、定时、定人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开辟流动式巡回审判的模式,将法庭开进医院病房、看守所、学校、社区,大大增强了巡回审判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司法建议——必要的“多管闲事”

 

今年二月,某银行苏州分行法律合规部的负责人专程携带司法建议的回函到平江法院,找到刑庭庭长黄晓虹:“我们分行的领导对这份司法建议非常重视,这次特地派我们来向法院表示感谢,并希望对建议的问题跟你们作进一步的研讨。”

 

今年一月,平江法院在审理一起非法持有毒品案中,发现被告人将毒品藏匿在某银行苏州分行的银行保管箱内。承办法官在经过仔细的调研后发现,银行保管箱在管理方面存在明显漏洞,保管箱被用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很可能再次发生,于是及时向银行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其完善银行保管箱出租业务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特定客户筛选、预警等相关制度。分行在接到司法建议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向法院及时反馈,并表示已就这一案例编写风险提示,提请银行相关机构、业务部门加强防范,并将情况上报总行,希望引起全面重视。

 

法院身处社会矛盾的第一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都会在审判实践中呈现。黄晓虹庭长说:“我们现在对案件中隐藏的苗头性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大家也养成了发现问题后主动了解情况,寻找对策,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通报的习惯,堵住各种管理漏洞。”

 

据了解,2010年以来,平江法院共向政府、公司、学校、律师事务所、银行等机构、组织发出司法建议33份。所发出的特定地区妇女利用孕期哺乳期作案逃避处罚、市住建局在审理裁决案件时裁决庭组成不规范、加强公积金管理防止违规提取等建议,均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回函率达5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司法建议不但说服力强,法律依据充分,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落地有声,收到良好的效果。

 

司法宣传——主动上门的“法律推销员”

 

去年年底,在开展了一轮《公司法》巡回宣传后,平江法院民二庭庭长沈录印陆续接到万达商业广场等多家辖区内的大中型民营企业打来的电话,纷纷要求法院再到企业走一走,讲一讲,平江区工商联合会也邀请法院结合辖区内民营企业的特点开展较为专业的法律培训。沈录印庭长很惊讶:“不下去走、不下去讲不知道,只要我们的宣讲内容设置科学实用,真正关心这些企业的规范发展,他们是非常欢迎和渴求的。”

 

在对收到的反馈意见和要求进行整理分析后,民二庭的法官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辖区企业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立了重视契约精神爱惜商业信誉、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防范融资风险等宣讲重点,精心设置课程,推出“平江民企讲堂”法制宣讲系列活动,进行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法制宣讲,受到广泛好评。

 

目前,平江法院的司法宣传工作已自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成立了青年法官宣讲团、法律宣传服务队等成员相对固定、部署周密的规范化团队,打造出了新苏州少年法制课堂、新苏州少年父母课堂、父母婚姻课堂等宣传品牌,2010年以来,共有86名干警深入机关、部队、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法律宣讲活动150余场,受众达18000余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基层调解员200余人次。

 

“司法宣传是法院的主业而不是副业。”法院要使出十八般武艺,把司法宣传这项工作有声有色地深入开展下去。主动走出去,问问群众有什么需求,通过宣传增进群众法治理念,自觉预防法律风险,做好“法律推销员”。

 

社会稳定风险预警——前移的社会风险“防火墙”

 

去年年底,立案庭法官注意到苏州市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起诉业主拖欠物业费的纠纷大批量出现的情况。“我们在立案环节,对于批量诉讼就保持高度警觉,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群体性矛盾。”立案庭庭长周俭说。

 

为了深入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立案庭法官走访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及部分被诉业主,了解到这一区域的房屋业主多为外地投资客,因出租率不高,房屋空置率较高,怠交物业费的情况较多。另一方面,部分业主通过拒交物业费来表达对物业公司服务的不满,于是引发纠纷。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法院立即向该区域所在的街道、司法所和物业管理公司发出社会稳定风险预警提示,通报案件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收到提示后,在各方的协调努力下,物业公司进行了整改,加强了管理和服务,同时,法院不间断地对纠纷进行调处,双方的矛盾逐渐缓和,并愿意协商解决,遏制了该区域物业纠纷高发的势头。

 

“当前社会管理潜在的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法院每一件纠纷的调处,每一件案件的审理都有可能引发社会矛盾,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整合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管理,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风险降至最低。”

 

目前,平江法院已在24个街道、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建立了基层联系点,畅通了社会稳定风险预警排查的联络渠道,一旦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苗头,迅速与相应的基层联系点取得联系,发出预警提示,摸清矛盾根源,与基层组织合力做好矛盾的源头预防和化解工作。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诉讼过程中,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诉讼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开展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分级,跟踪防控。对矛盾尖锐、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向党委、政府进行反映,争取支持,形成合力,共同化解。

 

去年年底,法院在区委政法委的组织协调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艰苦调解,最终将22起针对平江区一家针灸诊所的群体性医疗纠纷案件全部成功调解结案,使这一矛盾激烈,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群体性事件得到妥善化解。

 

和谐共建——基层法治由“单打独斗”变“握指成拳”

 

作为基层法院,法律文书送达、执行难一直是件头疼的事。苏州市作为长三角的发达城市,近年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平江古城区因发展需要,许多老旧居民区被拆迁改造,城市加速变迁,但户籍管理并未相应跟进,仍相对滞后,导致实践中出现大量“人户分离”的现象。

 

“明明按照户籍登记地址去送达,却经常找不到人,邻居说是早搬走了,有时甚至出现我们按地址去送达,发现原来的小区早已夷为平地或成了商场,地名和路名也已更改的情况。”一名法官无奈地说。送达无门,往往导致执行难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今年三月,平江法院开展了解决送达难问题的专题调研,经过向社区、街道等建立和谐共建关系的基层组织进行走访调查,听取了基层组织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依托与辖区内六个街道的基层组织和谐共建以来的良好互动关系,建立了社区联络人制度,充分利用基层组织在其辖区内人员、财产、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优势,有效协助法院开展送达、执行工作。

 

“像我这样的非本地籍法官,对当地情况一无所知,以往碰到送达执行难,跑断腿也无济于事,现在向社区寻求帮助,效率大增。”一位年轻的外地籍法官这样说道。

 

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司法工作日益重视,基层法治状况也逐步改善,但作为与基层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的基层法院,目前仍然面临着送达难、调解难、执行难等司法难题。在基层司法遇到难题的同时,基层自治也深陷困局,如基层管理职能和威信削弱,基层组织干部缺乏系统法律知识的掌握,调解纠纷能力不强,对当前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新型矛盾,如房屋拆迁、征地补偿等纠纷,难以应付,常常凭感觉盲目处理。要实现基层法治的推进,需要法院与基层组织实现优势互补,紧密联系,形成预防和化解矛盾,促进基层管理,强化基层法治的合力。

 

为了有效建立起这根发挥合力的纽带,平江法院早在2004年初,即创造性开展“社区党员法官服务岗”,支持社区建设。20053月,正式与辖区内的东园社区结对共建,后陆续拓展共建范围。迄今为止,已与全区27个街道、社区、学校、企业和其他单位建立和谐共建关系。与共建组织建立了例会制度、联络制度和培训制度。在共建期间,应邀协助人民调解;为社区政务出谋划策;与社区居民、贫困学生结对帮困,对弱势群体提供物质帮助和法律援助;捐款捐物,支持社区硬件建设;配合基层组织完善社区矫正工作,预防犯罪;每年对街道司法工作人员、社区调解员开展专业培训;从基层组织干部、调解人员中优先选任人民陪审员等等。为推进基层法治做了大量工作,东园社区党委还给平江法院送来“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执法为民无私奉献”的锦旗。

 

多年来,辖区内已有27个社区被评为市级和谐示范社区,有4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和谐示范社区,全区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法治建设程度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