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开发区法院法融于民亮实招
作者:徐吉梅 陈萍萍 崔宁华 发布时间:2014-01-13 浏览次数:1896
最初,河南人赵杰(化名)也不相信自己被拖欠两年多的工资遇到一次“院长接待日”就能解决。2011年,赵杰起诉自己的老板李某拖欠工资胜诉,但是李某又是另一个欠薪案件的上访人员。就这样两年多没有解决。前些时候,赵杰来法院上访,正好是“院长接待日”,镇江开发区法院高国华院长接待了赵杰,听取了案情,明晰案件事实和症结。最后从新区某局专款账户中先行提取了李某的工程款作为工资支付给赵杰。
对于94岁的王大娘来说,她不相信打一个电话就能请来法官帮助自己处理家庭矛盾。出生于1919年的王大娘年高体弱,不慎摔伤,医疗费花去2万多元,老人的儿子却不愿承担,王大娘无奈想到了去法院求助,但是怎么去?这对行动不便的王大娘来说也是个大困难。打电话行不行呢?老人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拨响了镇江开发区法院的电话。谁知,当天下午,法院就有人赶到王大娘所住的敬老院,病榻前立案,还免了诉讼费。最后,法官就在王大娘的病床前成功调解了这起母子纠纷。
同样,新区的一些小微企业也不相信法院举办的一场“法企文化节”能为他们融资。开发区法院首创“法院确认债权质押贷款”的融资新方法,利用与辖区银行共建的诚信平台,推行应收账款质押的融资方式,帮助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此举被人民日报赞为,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法院发挥了其独特的积极作用。”
许多的不相信,最终逆转为信任。镇江开发区法凭借的是他们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化于心、外践于行。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以来,镇江开发区法院积极转变作风,察民情、保民生、解民忧、暖民心,把群众满意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司法诉求。
“树立群众观念,就是要求人民法官始终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贯穿于司法工作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镇江开发区法院院长高国华向记者表示。如何在执法办案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只要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信赖。开发区法院用“心”践行着群众路线,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听民声,拓宽渠道让群众表达舒心。该院定期组织法官深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意见、建议;深入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律师、社区群众、在校学生参观法院审判庭,观摩庭审;通过百案回访、专题约谈、开设征求意见箱等多种方式,主动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确保司法为民取得更大实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法院审判工作情况。
知民意,提升质量让群众打官司放心。强化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公正司法意识,从源头上提升办案质量。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大审判信息、司法程序、司法政务公开的力度,提升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达到了结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贴民情,节约成本为群众诉讼省心。在立案、开庭、宣判、送达、执行等各个环节,尽可能细化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对于涉及民生、困难群体、妇女儿童的案件,及时保全,优先立案、调解。开展农民工工资案集中办理等活动,为群众诉讼省时省心,即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同时增进了群众感情,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人民法院良好形象。
暖民心,普法宣传为群众用法暖“心”。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法制氛围。结合妇女节、儿童节、国际禁毒日等特定日期,经常性地举办送法进社区、校园、企业、工地等活动。选派法官到辖区中小学校上法制课,结合典型案例剖析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并针对青少年学生如何加强自我保护、预防犯罪提出建议。
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开发区法院既注重保驾护航,又注重主动参与。在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发展时,举办以如何抵御金融风暴为主旨的“经济与法”大型论坛,邀请大学校长、知名教授为企业献计献策。及时出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十二项举措》、《服务全民创业十二项举措》,充分利用诉讼保全等措施,实行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的“短、平、快”工作法,积极为辖区企业清欠在外货款。
在企业遇到融资困难时,开发区法院与辖区内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联合推行“法院确认债权质押贷款”,帮助小微企业快速获得贷款。,该院成功举办镇江新区首届圌山法企文化节,现场帮助小微企业融资2000余万元。
“司法职能如何与时俱进?不能就案论案,要勇于社会担当。”高国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