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官走基层绝非做秀。有些企业、基层组织和居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强,法院有必要将服务向最基层延伸,送法律、察民情、解民忧,从而使不和谐因素逐渐减少,使人民群众的诉求真正得到解决。”这是在采访镇江开发区法院院长高国华时所听到的。2007年成立以来,镇江开发区法院一直坚持“走进群众的生活,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的工作理念,通过送法“七进”、“三解三促”等活动,走进群众、贴近群众、解决问题。

 

进乡村 诉外化解办实事

 

院长高国华认为,事后救济不如事先预防,与其等问题出现了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如先期介入规避法律风险。

 

前不久,该院法官曹涌在深入姚桥镇某村走访服务中了解到,该村12户村民于2012年口头委托后村委会将承包的60余亩土地出租给某农业科技公司建蔬菜大棚,因该公司延迟给付租金,12户村民要求该公司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并声称如不给付就集体到镇政府上访。曹法官了解情况后,主动寻找化解纠纷的突破口,查出该公司延迟给付租金是因为后村委会一直没提供12户村民授权其土地流转的委托手续。找出矛盾的症结,曹法官一方面敦促村委会找12户村民补齐委托流转手续,一方面多次与农业科技公司沟通协调。为便于及时联络,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网络邮箱地址告知村委会和农业科技公司,通过互联网帮助双方审核土地租赁合同、土地委托流转手续,逐个帮助测算各户应得违约金,最终双方确认按照约定支付80%的违约金。

 

事后,双方分别送上锦旗,感谢曹涌法官诉外化解群体性纠纷,节约了诉讼资源,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进企业 帮助融资解难题

 

2010年成立的时候,像我们这种小企业,没房产、没土地、没担保,根本拿不到银行贷款,都是亲戚朋友凑的钱,小打小闹的,生产规模也扩大不了。可去年秋天,法官来我们厂走访,了解情况,意外地打通了融资通道,现在公司发展蒸蒸日上!”镇江开发区某小型纯净水企业老板刘某在法院的帮助下,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获得200万银行贷款,给企业发展注入了“血液”。

近年来,很多小微企业面临融资、经营、劳资等方面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镇江开发区法院利用与辖区6家银行共建的诚信平台,推行应收账款质押的融资方式,帮助小微企业盘活沉淀资产,解决融资难题。

 

此外,该院定期开展“法官结对企业”活动,走进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交谈,详细了解了企业经营现状,发展规模以及在用工、销售等环节遇到的法律难题。针对企业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认真做好记录,现场答疑,指出解决建议。辖区很多企业负责人对开发区法院法官的走访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法院能够在今后工作中,继续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进农家  上门慰问暖民心

 

2014120下午,院长高国华以及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沈剑飞带领驻村干警吴琨一行,来到丁岗村看望慰问留守老人,送去羊毛被、大米、食物油等慰问品。

 

踏入昏暗的土房,高国华与留守老人拉家常,嘘寒问暖,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以及生活中的困难。得知老人的子女均在外地打工,一人要照顾2个孙子的情况后,高国华亲切地对老人说:“老人家,大家不要怕麻烦,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一定要告知村委和我们的驻村干警,法院会协助村委解决好你们的困难……”

 

慰问农村留守老人,仅仅是开发区法院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中的一个片段。开发区法院从群众实际出发,针对走访基层客观需求,开展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关爱留守老人及儿童、关注妇女维权保障、慰问基层群众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走基层”活动,法官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在了解基层、服务群众、掌握民情的过程中提高司法为民能力、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不久前,一位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其诉求被依法驳回后,行政庭为使争议得到实质性解决,协调区相关部门以及民事审判庭,帮助当事人解决退休养老保险问题。考虑到当事人体弱多病,其丈夫、父亲、哥哥均已去世,生活非常贫困,分管院长带领承办法官等人到其家中进行慰问,帮助其树立起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