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牵引外国人目光 “换位思考”换来司法公信力
作者:朱先明 发布时间:2010-06-21 浏览次数:1062
今年以来,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的快速推进,连云港东部沿海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因征地、拆迁、环保等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增多,针对这种情况,连云区人民法院推出了《服务沿海开发10项32条措施》,及时部署开展“坚持能动司法、服务沿海开发”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全院干警坚持听民声、解民忧、保民安,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理念,关注矛盾双方合理诉求,增强了法院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的公信力。
截至目前,该院共化解涉及沿海开发各类矛盾纠纷1127起,排查隐患170处,预防化解群体性事件19起,为企业和群众挽回损失2700余万元。
从抓早、抓小、抓苗头入手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许多矛盾纠纷都是由小事引发的。针对这种情况,连云法院从抓早、抓小、抓苗头入手,及时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连云法院以能动司法及时介入进行调查,发现开发区某外资企业在工业厂房改建工程中,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也未设置警示标志,给原告魏某某造成人身损害,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院依法进行诉前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某外资企业赔偿魏某某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13900余元,实现了案结事了。法院的调解牵动着外资企业老板的心,他对这样的调解结果感到非常满意,连声说:“ok,ok!”
连云法院还组织诉讼服务工作室的法官排查类似问题,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及政策,及时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站在矛盾双方的角度来处理棘手问题
“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在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连云法院善于站在矛盾双方的角度来解决和处理棘手问题,着力构建“以巡回法庭为载体,以诉讼服务工作室为平台,以重大项目审判点为抓手”的新格局,形成大调解联众机制,携手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良好态势。
今年初,河南籍农民工关城等192名农民工来到连云港某建设工地打工,他们与当地的一家承包建设工程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规定在项目完工后一次性结清全部工资。然而,工程竣工后,农民工多次交涉要求给付工资,但该公司以发包单位未付清全部工程款为由,迟迟未付农民工工资。
用真情赢得群众信赖增强公信力
连云法院在排查化解沿海开发工地的矛盾纠纷中,把关注群众合理诉求放在第一位,用真情和热心赢得群众对法官的信赖与支持,增强司法的感染力、公信力和说服力,从而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效率。
不久前,连云区墟沟街道某小区的居民联名向当地信访部门反映称,一家饭店经营户擅自将污水直接排入下水道,造成堵塞并污染了环境,楼前积水,居民常无法出行。对此,业主将环保部门告上法庭。
法院了解到,由于物业管理缺位,小区下水道堵塞无人疏通,堆放的垃圾未及时清运,给居住环境造成了污染。虽然环保部门曾多次派员到场督促检查,并帮助清理,还责成物业管理单位限期整改。但因物管收不到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缺位,出现前清后倒,使小区污染成了“通病”。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法院接案后,及时主持业主、物管、经营户、社区和环保部门的代表,举行“六方会谈”,释明“物权、环保”等有关法规,要求各方当事人维护文明城市形象,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法官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后,业主代表表示愿意按时交纳物业管理费,饭店经营户新上了污水处理设备,物业管理企业增派了人手,实行“点对点”服务。业主、经营户和物管三方当事人达成了和解协议,业主主动撤回了起诉。他们说:“连云法院巧用司法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大家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