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一个月办理案件143件,其中诉前调解96件,和解31件,速裁16件,当场兑现57件,兑现金额高达3336万余元,这是赣榆法院“姜霜菊调解工作室”成立首月的工作成绩。这样的数字,让同行敬佩的同时也不免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她到底有没有传闻中的那么“神”?案件过堂每每只需当事人跑一次腿是否言过其实?为此,记者专程赶赴赣榆法院,探了个究竟。

 

626日一大早,当记者赶到现场时,位于赣榆法院一楼的“姜霜菊调解工作室”已经站满了人。要不是她身着法官制服,记者差一点没认出这个被一层层当事人围着的传奇人物姜霜菊。操着一口浓郁的地方口音,剪得干练的短发是在赣榆街头随处可见的“大妈”款,声调不高,说话不急,但每次说完都引得当事人双方频频点头。52岁的她调解到底有啥高招呢?没有打搅姜霜菊正在进行的调解,记者安静地在一旁旁听。

 

耐心细致解纷争

 

她手头正在调解的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离婚纠纷。女方以男方不务正业、不关心家庭为由先后两次提出离婚请求,而男方得知后,当天派出超强阵容来“应战”,老婆婆、小姑子、二婶子全都来跟姜霜菊说情,希望不判离婚给男方一个挽回的机会。左边是女方委屈的哭诉,右边是男方家长的不舍。怎么调?看出男方愿意改好复合的心意,姜霜菊快刀斩乱麻当即提出让女方回去好好考虑,再给男方10天,—个双方都易接受的缓冲时间,她希望男方把握最后的机会,若10天后女方还是要求离婚,此案就转立案庭。听完姜霜菊有效可行的方案,双方都顺了气。刚才还在抹眼泪的女当事人离开时,已经一身轻松,嘴角挂着一丝对未来的希望。因为她知道不管成还是不成,等待她的都将是明确的答案。

 

这时一直等在旁边的另一起案件代理人李传会和记者攀谈起来,据这位当地小有名气的法律工作者称,他每年有近30件案子都在姜霜菊手上处理。“你相信吗?我每年代理的案件100%都是调解结案!这当然是姜法官的功劳,她太了不起了!”提起姜霜菊,李传会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她这人很好,而且工作相当认真和有办法。就拿今天我代理的案件来说,姜法官提前给我打电话提醒我哪些地方还需要做我当事人的工作。这不,电话约今天开庭果真一次性便解决了拖了6年的借款纠纷。现在就算对方最后不按期还钱俺也不担心,打个电话给姜法官,不用申请执行,她就能帮俺催到位。案子交到姜法官手上,省时省力!

  

27年的办案生涯中,姜霜菊始终以她的耐心和细致温暖着当事人,在百姓心中刻画了一位可亲、可信、可敬的好法官形象,当事人亲切地称她为法官“大姐”。在办案过程中,她总结出比喻法、亲情法、降温法、现场办案法、切入点法等种种行之有效的案件审理、调解方法,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真谛。

  

“法官在办案过程中,要像医生那样‘对症下药’,为当事人解除心灵的痛楚。”姜霜菊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便民高效减诉累

 

赣榆县法院院长宋金林告诉记者,今年3月底,他们对诉前调解工作室进行重新整合,成立了以姜霜菊命名的“姜霜菊调解工作室”,由姜霜菊带领对事实清楚、诉讼标的额较小的案件进行速调速裁,这是继她在去年底被连云港市委选树为重大先进典型后,连云港两级法院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而将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融入到执法办案中的重要创新举措。

 

短短三两月,熟悉姜霜菊的人都发现,她明显地瘦了一大圈。原来她在民三庭,只是负责由立案庭转来的民事纠纷,较为单一;如今,所有进法院的案件都要先到姜霜菊处“过个堂”,每个工作日约有5件案件分流至她的调解工作室。三个月,470件案子几乎由她一个人化解完成,还不包括随时慕名而来的咨询者。

 

案件来了,她首先采取电话预约方式,尽量将调解时间确定在双方当事人都方便的时间,电话预约不成的,方以传票方式通知双方当事人,在确保双方当事人能够准时到场的同时也缩短了案件调解时间。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工作室对诉前调解不成的,如果案情简单、双方当事人同意,则当即进行速裁处理,改变以往诉前调解环节和审判环节重复通知、重复调查、重复调解局面,提高案件效率,减少当事人往返负担,并有效防止“小纠纷,大程序”的现象。姜霜菊调解工作室运行一月以来,案件平均调解时间仅为7天。

 

外地人马某,因民间借贷案件起诉到赣榆法院,案件被分流到“姜霜菊调解工作室”后,姜霜菊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和双方约好调解时间。原被告双方如期赶来,双方成功调解并当场兑付三分之一借款,余款按期偿还。面对这样的结果,马某临走时感动地说:“人人都说打官司难,我来的时候还忐忑不安,家在外地,已经做好来回往返、长期抗战的准备,没想到一个星期就处理完了,还当场兑现了,效率真是高。”

 

可亲可信得民心

 

近年来,姜霜菊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市法院系统相继开展了向姜霜菊学习活动,并举办了姜霜菊事迹千人报告会,并被市委确定为市级先进典型人物。她27年办案,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无一引发上访的“战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在当地百姓心中,姜霜菊是可亲可信的法官“大姐”,其“名人效应”不言而喻。

 

在一个很平常的早晨,“姜霜菊工作室”来了一位满腔激愤的“不速之客”,对自己的执行案件处理结果不满,在电视上看到了好法官姜霜菊的事迹后,慕名前来咨询一些案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姜霜菊趁调解案件的间隙接待了他,20分钟后,经过姜霜菊真诚朴实的劝说、耐心细致的讲解、形象生动的释法析理,李某脸上终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并说:俺不生法院的气了,俺也会理解法院的!电视上说得不错,你真是我们的好法官!

 

对于姜霜菊来说,接待这样慕名而来的不速之客已是常事,俨然已经成为了她的“副业”。这个“副业”并不计入她的业绩,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她开展“主业”——诉前调解的时间,但她并不以此为困扰,经常是宁愿加班加点也尽力把这项“副业”做到最好。她说:“老百姓相信我才来找我,能够用我的努力换来百姓对法院、对法官的理解和支持,我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

 

在偌大的姜霜菊调解工作室里,记者根本认不出哪张是姜霜菊的办公桌,她的书记员告诉记者,“那张没有电脑的桌子便是姜法官的,她太忙了,她几乎没有时间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而更多的是站在调解桌旁,一站就是一上午,和一拨拨当事人聊着家常讲着道理便把案件给调成了。”

 

在那张略显空荡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个记着密密麻麻数字的日历牌。这是她每天为自己安排得紧紧的需要调解的一个个案件编号。她深知,每串数字的背后连接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百姓的信任令她不能懈怠,百姓的烦恼令她仍在疾驰。

 

“心中天平在,霜菊吐芳彩”。这是去年一个当地民间艺术家听说姜霜菊的感人事迹后,当场为其创作的一幅剪纸作品的题目。如今,这幅悬挂在调解室墙上的剪纸引得前来处理纠纷的当事人的驻足。画中,在菊花的映衬下,姜霜菊的面容显得如此美丽。临近中午,姜霜菊调解工作室里还是拥满了人。

 

辛苦了,姜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