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的贴心人-记沛县法院民一庭法官周长民
作者:张沛生 常拥军 朱迅翎 发布时间:2007-10-31 浏览次数:3035
从巧解“0.5吨”与“120吨”之谜到“干戈化玉帛,兄弟情谊在”案件的快捷执结,法官周长民名声大震。2006年仅一年,他结案229起,清及标的迁千万元,被徐州市法院授于“优秀法官”的光荣称号。在鲜花、掌声面前,小周不骄不躁,誓做庄户人家的贴心人。
农时不等人
今年,张某东凑西借,购置了一台价值二十多万元的大风牌联合收割机。封某为停机便捷,便 在东门开了大门,就在封某将收割机开出准备投入麦收时,突然发现李某将5千块砖停放在胡同一侧,挡住了去路。眼看二十多万元受损,封某心急如焚,封某一气之下将李某告上法庭。
周长民接案后,认为农时不等人。俗许说:“黄金铺地,老少弯腰,”麦收时节,正是农民用机收麦的节骨眼,假如此案不能快捷执结,不仅影响封家的经济收入,更严重地影响封楼村麦收的进度。这可关系到庄户人家的利益的大问题。
周长民和宋璐璐下车后,不是单刀直入地上门调解,而是找到村居委,让村委会主任把当事人叫来,带着他们一块麦田一块麦田的转悠,耳闻目睹麦收时节的忙碌和村民盼机进地的迫切心情,正在村头等机的姚大爷,拉起周长民的手激动的说:“你们来的正适时,这到手的粮食,要是抛在地里有罪呀!”一句话,说得当事人脸上火辣辣的。
周长民趁热打铁,来到两家门口,让他们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一开始,气氛还有些紧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三句话瞪起眼来,周长民根据他多年的调解经验,让他们把话说完,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麦忙6月,农时不等人的大忙季切切入,最终使两家冷静下来。
要挪动5千块砖,并非易事,且被告李某手上生疮,挪砖确有困难,周长民便劝原告助之。亲眼看到5千块砖挪毕方才离开,此时已是下午5时。
轰隆隆的收割机鸣,在村头响起,封楼村村民一片欢腾,这时,周长民和宋璐璐才感到确实饿了,但他们望着当事人脸上泛起的笑容,看到那大风牌联合收割机进地的背影,周长民和宋璐璐不禁喜上眉梢。
这个家不能散
大沙河岸边的李庄,村民李某和妻子兰兰(化名),2000年在该村开了一家家俱厂,刚开始生意兴隆,到后来,由于经营不善,生意十分冷淡,频于倒闭边缘,债务人达18人之多,共欠款达20多万元,上门讨债的络绎不绝。
李某和妻子相互埋怨,感情出现危机,
周长民接案后,全面审阅卷宗,觉得这本是一个“三口”之家,幸福美满的家庭,只因为家俱厂经营不善,频于破产,负债累累,引起了家庭变故,兰兰指使他人,将儿子偷走,加剧了家庭矛盾的激化。周长民感到,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假如家庭不和谐,就直接影响社会和谐奔小康。
接着,小周既批评了兰兰,指使他人偷儿子一事,同时又肯定了她做母亲的拳拳之心,唯恐丢了儿子!在小周苦口婆心劝说下两人有了缓和,并重重地说了一句:“看在孩子的份上,无论如何,你们的家不能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