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坚持不懈 少年审判结硕果-徐州云龙法院少年审判维权帮教工作纪实
作者: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08-05-27 浏览次数:2727
1987年,云龙法院在刑事审判庭设立专门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的少年犯罪案件合议庭。1994年8月,经省高院批准,徐州市第一个少年案件审判庭落户云龙法院(以下简称“少年庭”)。斗转星移,时光如梭,二十年来,云龙法院在突出“寓教于审、审教结合”的审判特色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改革,执着追求,坚持不懈,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少年审判和维权帮教之路,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青少年,使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从迷茫中走出,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富有特色的庭审教育,使她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少年庭的法官们针对未成年被告人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在特色审判上做文章,推出“审前重查、审中重教、审后重帮”的工作流程,其中又将重点放在庭审教育环节,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关注成效”。
她叫郭小雨(化名),年仅17岁,是洛阳市某师范学校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逃学来到徐州一茶社打工。一时的贪念,盗窃了店老板金手镯等物,价值人民币4万余元。开庭前,她的母亲来到法院拿出了一封在家里给女儿写的信,信中倾述了作为一名母亲对女儿走上犯罪道路的自责和对女儿深深的思念之情。法官看见这封信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道具”,可为教育时运用。于是在法庭教育阶段,法官动情地向郭某某读了这封信。郭小雨看着身旁的父母,望着法庭出示的信,忏悔之心溢于言表,失声痛哭,当庭表示要吸取这次失足的教训,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少年庭庭长王颖动情地说:“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庭审教育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法官应当用“真心”与未成年人交流,决不能一判了之,触动他们的灵魂,促使他们悔过更是法官应做好的工作。”
从阴影中走出,他在事业上崭露头角
对被判处缓刑的少年犯,该院不断创新帮教工作形式,巩固帮教工作效果。2003年1月,组织部分缓刑犯到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拜望“全国法院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女法官”、“法官妈妈”尚秀云同志。 2005年在清明前夕,组织缓刑少年犯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前回顾革命历史,接受传统教育, 2006年中秋节前,组织缓刑少年犯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活动增强了他们告别过去、勇敢面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在后来的两次活动中,都能看到一个帅气男孩夏夏(化名)的身影。
夏夏今年已经21岁了,是个非常帅气的大男孩。三年前,不满18岁的他还是某中学的高中生,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后,一时冲动将对方头部打成轻伤。案发后,他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在法院的调解下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学校得知情况,决定开除夏夏,面对即将开始的高考,夏夏落泪了。为了挽求已经悔过的夏夏,法官们极时同学校取得联系,使他继续留校学习。经过他的刻苦和努力,他顺利考取了徐州某大专院校。大专毕业后,法官们又鼓励他积极创业,现在他已经能独挡一面,为客户设计装潢效果图了,对目前的生活,他非常满意,他也从内心感谢少年庭的法官们。
坚持全面维权,帮罪犯子女解开心结
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是少年审判工作者的任务,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关注罪犯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同样是云龙法院全面维权工作的一部分。云龙法院自2006年建立全面维权工作机构,形成了“整体争创、全面维权”的工作格局。
去年11月份的一天上午,一个戴着眼镜的学生模样的女孩找到了法官为其父说情。原来,他是抢劫犯陈某某的女儿,名叫燕燕。他告诉法官,在她的心目中,父亲一直是个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凭借开出租车从事客运服务,一定是受了坏人的欺骗和利用才做了错事,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将“抢劫犯”这三个字与父亲联系起来,希望法院能够查清事实,不能冤枉了好人。燕燕已经高三,由于父亲的犯罪,让自己和母亲伤透了心。法官们敏感地意识到,如果不做好罪犯子女的思想工作,案件一判了之,势必会影响到这个女孩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给她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
为了解开燕燕心中的这个死结,在法官精心安排下,燕燕一家人庭审后在法院相聚了。一家三口抱头痛哭。面对父亲愧疚的眼神,燕燕明白了一切。法官们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父亲犯罪的事实,振奋精神,好好学习,也使父亲能够安心改造,争取减刑,早日与她们母女团聚。在法官的劝说下,燕燕不再坚持自己的看法。一家三口互相勉励,互相嘱咐,一次特殊的会面,换来了良好的效果。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犯了罪的青少年犹如晶莹剔透的玉石,去除了瑕疵,他们仍然是可以雕琢的好玉。”法官的工作就是对他们进行雕琢的过程。通过审判过程中的教育和感化,通过宣判后耐心细致的跟踪帮教,让他们重新回归学校接受教育,或回归社会成为自实其力、服务社会的人。这是法官的职责所在,也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宗旨所在。二十年来坚持不懈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回报。
2008年5月,云龙法院被评为“全省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
荣誉代表着过去,云龙法院的法官们坚定了继续做好少年审判工作的决心,相信他们会在维权帮教的道路上书写出更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