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当事人之间构成委托合同关系还是居间合同关系?
作者:胡发富 发布时间:2014-08-11 浏览次数:1243
2005年3月,个体户甲委托在广州开货运信息部的乙找车将一车铝合金从广州运回高安。乙找到不认识的司机丙,并以甲的名义与丙签订了一份货物运输协议,协议中写明托运方为甲,承运方为丙,中介方为乙,乙代替甲在协议上签上名,丙将自己的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复印后,连同家中电话号码留给了乙,乙将甲传真过去的提货手续交给丙,后丙在厂家提货后一直下落不明。经查,丙留下的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及家中号码都是虚假的。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协商不成后诉至法院。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本案当事人之间构成委托合同关系还是居间合同关系?乙是否需要赔偿甲的损失?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存在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是:乙和甲之间是一种居间合同关系,乙不需要赔偿甲的损失。乙和甲之间是一种居间合同关系,乙是从事货运信息中介服务的,只负责调车配货中介,按照甲的要求找车为甲装货,且在货物运输协议中写明托运方是甲,承运方是丙,乙是中介方,因此乙是居间人。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居间人只有在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时,才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本案中,乙并不知道丙的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及家中电话是虚假的,因此,不存在故意隐瞒事实或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主观故意,乙不需要赔偿甲的损失。
第二种意见是:乙和甲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乙应当赔偿甲的损失。乙和甲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乙不是居间人,而是受托人。乙虽是从事货运信息中介服务的,但其按照甲交待的事项,以甲的名义和丙签订了货物运输协议,虽然在协议中乙将自己列为中介人,但乙的行为表明乙实际上是代理甲与司机丙签订合同的受托人,因为甲并不在签订合同现场,甲的名字也是乙签的,乙行使的是委托代理人的权利,是甲的委托代理人。根据《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条之规定,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本案中,乙作为专业从事货物配载信息的人员,未认真审查司机的身份及提供的相关信息的真伪,导致司机丙在提货后下落不明,存在重大过失,且该重大过失造成了甲的货物损失,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
一、乙和甲之间是委托合同关系。
根据《合同法》第三百九十六条的规定,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四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这二种合同有相同点,都是一方受另一方委托为另一方办理一定事务的合同,但是有明显区别:
(一)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活动,代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以为他人处理事务为目的;而居间合同中,居间人只为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并不参与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居间人不得以委托人的名义或以居间人自己的名义代为订约。
(二)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而居间合同是有偿合同。
二、乙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
重大过失的标准。一般来说,构成重大过失的标准是基于特定的职业或身份,或者基于与受害人之间的特定关系,行为人负有较高标准的注意义务的,如果他连一般人的较低标准的注意义务都没有尽到,即构成重大过失。本案中,乙作为专业从事货物配载信息的从业人员,对于货物运输这一行业应注意的事项应当有清楚的了解,并有足够的防范措施。但乙在接受甲的委托后,既未找自己熟悉、了解的司机,也未对不熟悉的司机丙的身份及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其实只要打丙提供的家庭电话便知真假),连最基本的注意义务也未尽到,致使丙轻易地将货装运走,主观上存在重大过失。
三、 结合本案分析。
乙接受甲的委托后,不仅找到了司机丙,而且以甲的名义与司机丙签订了贷物运输协议,虽然在协议上乙将自己写为中介人,但这只是乙的一厢情愿的自我认识,并未生效,理由是:(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意思表示真实。根据案情,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协商不成后诉至法院,可见甲并非主张乙为中介人的,乙在协议上将自己写为中介人并非甲的真实意思表示。(2)乙的行为表明其是为甲处理货运业务的受托人,因为居间人是不得以委托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可见,乙和甲之间的法律关系构成委托合同关系;根据《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条之规定,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本案中,乙和甲之间是委托合同关系,乙存在重大过失,依照《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条的规定应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笔者支持第二种意见。最终,法院采信了笔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