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法院:强化为民务实 推动司法阳光公正
作者:杨维松 发布时间:2014-08-21 浏览次数:805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法院紧扣审判工作主业,认真归纳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摆出来的各项问题,整改措施突出“为民司法”、“阳光司法”和“公正司法”,推动了法院整体工作新提升。
以人为本彰显为民司法。诉讼服务中心是群众到法院的第一场所,是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京口法院以“微笑服务、温情司法”活动为载体,通过内部培训,不定时查岗,群众监督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主要是解决“脸难看”的问题。在诉讼服务中心,人性化的关怀无处不在,免费提供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饮水机,到放置在立案大厅中让当事人休息等候用的5张软皮沙发,再到免费提供雨伞、老花镜、纸笔服务,点滴之中让前来打官司的群众感到亲切与温馨。京口法院在全市率先开通的“在线诉讼综合服务平台”,群众咨询不必再到法院,直接在家里就能够和法官“键对键”交流;建立了网上文书送达平台,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有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同时,为让偏僻地区的群众方便诉讼,京口法院深入开展巡回审判,该院先后在京口工业园、新民洲产业园、谏壁东京村等处设立了4个巡回审判点,开展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宣判和就地法制宣传,放大个案裁判的辐射作用。
借力新媒体打造阳光司法。为更好、更快、更优地服务全区经济发展,京口法院创建了网上即时交流平台——小微企业“QQ群”,一方面,为小微企业进行法律咨询提供快速便捷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方便小微企业对司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提出质疑。目前,小微企业QQ群内共有各行业代表85人,通过该群已成功调处矛盾23起。开拓“网上视频调解”新方法,当事人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矛盾,法庭可以在居委会,也可以设在群众家中,法官在线即时调解矛盾,将矛盾调解全过程展现在社区居民面前,也让能社区干部学到调解经验。
5月29日,京口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涉及13名被告的“酒托”案,并首次通过《法治进行时》进行电视直播。法院邀请部分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旁听,还邀请辖区内高校50名法律专业学生到现场旁听。3个小时的庭审看下来,旁听人员纷纷对这种庭审方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区政协委员姚家驹说:“实际上,此次庭审起到的第一个作用,也是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法治宣传。庭审教育了一大片,这一点非常好!”
“三专”护航给力公正司法。京口法院全面启动“专业化审理模式、专门化沟通平台、专家化辅导队伍”的全新工作思路,依据案件类型,庭内划分专业审理组,精选专家级资深调解员,将案件通过诉调对接渠道专门化审理,积极创新审判管理模式,有效应对案件持续增长,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创建审判特色品牌。针对辖区离婚、遗产继承、赡养抚养、家庭暴力等家事纠纷案件频发,且具有亲情浓厚、隐私强、当事人爱面子等特点,京口法院成立“家事调解工作室”,法官专门在“小”事上做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小”事化解在最小范围内,努力把家事纠纷解决在“家门口”。针对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种类多且专业性强的特点,京口法院成立“保险合同纠纷案件调解工作室”,由市保险行业协会推荐、镇江中院聘请的专职调解员派驻京口法院民二庭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专业审判组。经4个多月的运行,进入调解工作室的85件案件,调解63件,调解成功率达74.12%,达成调解协议标的额300余万元,调解自动履行率100%,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减少近20天,达到了提升纠纷解决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强化调解社会效果的多赢局面。
京口法院与江苏大学文法学院共建“江苏大学法学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聘任文法学院8名法学教授担任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院校理论资源深厚与法院审判实践丰富的优势,双方开展研讨活动3次,研讨案件16件,进一步提升审判专业理论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也实现了让法学专家的智慧在基层司法实践的沃土上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