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淮安大地渐渐退出“烧烤模式”,天气渐变凉爽。一月来,新投入使用的清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高温天连续运行,改造后的效果如何?能否为群众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

 

带着这些疑问,812日上午,笔者前往清河法院,一探究竟。

 

诉讼立案—让心情轻松又明亮

 

820分,笔者提前10分钟走进诉讼服务大厅,第一感觉是这里的空间变大了,色彩变亮了。

 

大厅里二排休息桌椅干净整洁,书架上摆放着各类诉讼指南和报刊杂志;便民服务箱里的老花镜、速效救心丸以及铁架上挂着的雨伞,饮水机里随时备有可供饮用的开水……,这些个性化布置处处彰显人性关怀。

 

“早啊。”笔者和窗口前的李娜打了声招乎。据李娜说,她们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推辞半小时下班,中午有人值班,只要大厅还有人在办理业务,保证不下班。

 

这个大厅共有9个服务窗口,柜台上方安装了LED显示屏,表明各窗口的服务项目。服务窗口后面的墙面上,高挂象征着清河法院服务精神的八个大字——“司法有限、服务无限”。

 

卢正苏院长介绍,这次改造历时二个月,目的是给群众提供“一揽子”服务,让群众打起官司更加方便、舒适,感受到应有的尊严。

 

831分,一个年约30岁的小伙子在导诉人员的引导下走向3号窗口。

   

“小伙子,今天你是来起诉的?”“是的。”“怎么样,你这是第一次来吗?”“对。”“你对今天所办理的事项满意吗?”“满意满意,服务好、环境美、效率高,刚才我就给了一个‘满意’的评价。”

 

据立案庭林晓军庭长介绍,大厅分为立案审查区、便民服务区及信访接待区,设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司法救助、庭审点播、值班导诉、远程接访等多个窗口。

 

庭审点播——让“可视化”成为常态

 

95分,便民服务区的一个大屏幕前围坐着几个人,屏幕上的审判长敲响法槌宣布开庭,紧接着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林晓军说,这里是庭审点播区,正在播放的是一起故意伤害刑事案件的庭审。笔者发现,刚才立案的小伙子也坐在椅子上观看。

 

随着工作人员不断切换审判席、公诉席、被告席的画面,小伙子打开了话匣子。

 

“这个开庭是现场直播吗?”“是的,这是我们法院新开设的庭审直播系统。”“我开庭那天,别人也能通过这个屏幕看到吗?”“当然可以看到,只要是符合公开审理的案件都可以在这里直播。”“那我得看看,也算是实习实习了。”

 

看完刑事案件的庭审直播,在小张的要求下,工作人员又播放了一起合同纠纷庭审录相,对于播放的内容,小张不时向工作人员请教,并和大家一起讨论。

 

“今天的收获真大,庭审直播让我了解了开庭的基本程序,更增添我打赢官司的信心。”小张感慨。

 

林晓军介绍,现在26个审判法庭和窗口全部实现可视化”,新区法庭的庭审视频也能实现直播,目前三台直播设备已接受36人现场点播,播出时间近30小时,200余名群众进行了观看。为了方便群众查询案件,大厅还设置4台电脑,当事人可凭案件查询密码、身份证件查询案件审理进度或各类电子档案。

 

“宽敞、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各类便民设施和极具亲和力的一张张笑脸,让人倍感温馨,也体现出清河法院司法的更加公开、透明,群众是满意的。”前来立案的区人大代表、律师潘虹如是说。

 

诉访分离——让来访者不走弯路

 

庭审直播结束,已经10点半了。走过院长接待室的门口,看见房间里坐着四五个人。

 

原来今天是周二,是院长接待日。

 

林晓军介绍,今天的排班领导是高嵩副院长,为了不打扰工作,笔者直接来到旁边的视频远程信访接待室。

 

“我们法院远程视频接访室配备了专用电脑、视频和音频设备,采用高质量摄像头和语音话筒提取来访群众和接待人员的音视频信号,保证高质高效互送交流,实现了来访群众在家门口与远程接访人员“面对面”谈话。”林晓军说道。

 

林晓军还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清河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合理搭配,既有审判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老”法官,也有热心服务、充满朝气的年轻干警,他们分工不分家,人人都是信访接待员、法律咨询员。

 

1135分,高嵩送走了最后一拔当事人,才有机会出来说句话,高嵩介绍,他今天共接待7批来访者,其中2件均已明确告之处理途径,有4件进行了现场会办、转办,还有1件已约好下午去现场调查核实。
  

“我们国家建立诉访分离制度,可以减少上访群众的负担,也减少了行政资源和司法的浪费,案件质量要终身负责,这对办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嵩说。

 

1155分,不知不觉中已过了饭点时间,“下班了啊。”,笔者与窗后还在忙碌的工作人员打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