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法制教育的本土化
作者:高健花 发布时间:2008-06-30 浏览次数:1821
推进我国法制教育的本土化,是当务之急的。法制教育在我国虽然一直在进行,但在现代社会总体上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发展相对薄弱的领域,尚未取得广泛且深入的公众认同,兼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操作复杂、难度极大。在可能的条件下,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人们的认识,转变社会的观念,造成深远的影响。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的社会认同
要使全社会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因为法制教育涉及到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改革开放,中国处在市场经济下,人们行为的利益驱动性增强了。社会中的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受到侵害的风险系数增大。作为一个社会固然存在着竞争,但很重要的一点是社会的公正。社会公正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而言的,不管他是“强者”还是“弱者”,他都有权利使自身的权益得到确立和维护。法制教育正是能够把社会的公正化为现实的推进力。法制教育能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潜力,增强社会的活力。
各种社会团体在开展多种活动时,注意把法制教育与现实民众关心的自身权益可能受到侵害的诸多社会现象等等的结合,加大法制教育的宣传力度等,以扩大法制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要使社会成员认识到法制教育是自己生活环境、发展环境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应享受的权利。
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宣传法制教育的价值。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社会中涌现出大量的矛盾和冲突等需要法律的力量来突围。一些人在自身的困境中,激烈的冲突容易使其行为取向趋向严重的失衡、失范和失控之中。在报纸、电视、广播等这些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广泛信息的渠道上阐明法制教育的价值,用生活的语言使老百姓形成初步认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进而使全社会逐步了解和认可法制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密切关系。只有形成了全社会认可和支持法制教育的共识,人们才会将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予以支持,积极接受并推动法制教育发展。在宣传法制教育的价值时,比较有说服力的方法是介绍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让人们获得对法制教育的具体认识。
二、立足实际,从传统中国文化中发展法制教育理论
中国法制教育的发展因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与西方国家的法制教育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并且差距明显。目前中国法制教育的发展状况是比较需要助推进一步发展的。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法制教育必须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的基础上发展。实际上,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丰富的社会法制思想和经验,乃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还有深刻的影响,值得去挖掘和发挥。倘若处理得好,这必将成为我国社会法制教育本土化的一项宝贵的思想资源。因此,中国法制教育的发展要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可盲目追求西方的发展模式,要结合中国传统化,体现中国本土的特色。
三、法制教育本土化应注重学校教育的开展
通过加强国内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和国内机构与国外机构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提高法制教育的水平。通过法制教育能够培养大量合格的法律工作者,这样就可以扩大它在全社会的影响,增强社会成员对它的认识,促进法制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四,积极进行专业教材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
推广法制教育的各个院校可以合作,进行分散式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以课题为重点,兼教学大纲共享,教材合作编写,教学资料交流等活动,编写出适应我国实际发展需要的专业教材。值得注意的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制教育理论,应以通俗理论作为务实方向。当前应编写一套具有简便的、可行性的操作理论,普及法制知识,增强法制意识。
总之,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发展重大转型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迅速发展的经济带动社会各个方面进入了激烈变化过程中。中国社会自身发生变化的同时可能产生的诸多问题矛盾连同外来的经济、文化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的强烈冲击下可能产生种种纠纷。加强本土的法制教育,帮助广大公民在开展各种活动前,得到有益的法律咨询和多种法律服务,了解法律对相关活动的规定,人们才能在法制正确的引导下,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不必要矛盾的发生,减少各类纠纷的产生,防止触犯法律。同时,广大公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充分懂得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全社会的稳定,促进全社会科学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写在“五五”普法的关键之年(法官文苑)
(2)影响法治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三大因素
(3)百度网
(4)江海晚报
(5)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