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法院打出案件质量评查组合拳
作者:覃华炜 发布时间:2012-08-28 浏览次数:1024
案件的审判质量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命脉所系,是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以“引导、促改、激励”为导向,狠抓审判质效管理,加强案件质量评查,通过细化评查标准、强化评查措施、优化评查平台等举措,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使全院案件质量稳步提高。
一连串漂亮数字的背后
“细节决定成败,准确找出每一个案件的瑕疵,才能真正发现案件质量的问题,进而提高我们的审判质量。”这是苏州工业园区法院党组对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2011年,该院案件发改率为0.15%,2012年以来案件发改率仅为0.08%。
为了进一步细化评查标准,提高评查工作质量,该院强化评查组织领导,把案件质评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院长为组长、审委会委员为成员的案件质量评查委员会和法官业绩考评委员会,由经验丰富的法官组成质评小组,形成以质评委员会为核心、评查小组具体评查、各部门负责人配合保障、案件原承办人协助评查的多层次评查机制。针对不同案件类型,从主体资格、代理人资格及权限、审限、送达情况等程序性问题及庭审笔录、合议庭评议笔录、裁判文书等文书类问题分别制定质量标准,对合议庭调查取证、庭前准备、庭审合议、制作文书、当庭宣判等环节制定质量标杆,为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提供具体的参照指标。2011年以来,该院开展月评查、重点评查、定期评查、专项评查活动25次,对2000多件案卷进行了抽查、评查,有效促进了审判质量的提高。
带着“放大镜”工作的部门
“太仔细了,连庭审笔录中一个不规范的标点符号都查出来了!”这是苏州工业园区法院一名法官看完审判管理办公室编发的最新一期《园区审判管理》月刊后发出的感慨。
为增强评查的针对性,该院审判管理部门明确从立案、审理和执行三个环节,重点进行评查。在立案阶段,主要审查各类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范围,是否符合受理条件,是否按标准收取诉讼费等;进入审理阶段后,审查庭前准备是否充分,财产保全、证据保全、鉴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事实、证据的认定、适用法律和实体裁判是否准确,各类案件裁判文书的制作是否规范等;进入执行程序后,着重从执行根据、中止执行的原因、文书的制作、执行笔录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同时,审判管理部门为每个业务庭及承办人员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档案,并将评查结果通过审判管理部门通过编发的《园区审判管理》月刊进行通报。
小调整带来的大变化
近年来,随着法院收案数的不断上升,案件质量评查的工作量也不断加大,如何有效提升案件评查工作效能,是绊在法院质量效率提升道路上的一块“顽石”。该院通过几个小小的调整,就使问题迎刃而解。
一是推行案件均衡评查机制。为避免出现评查数量的季度分布不均衡,评查任务堆积到第四季度的现象,该院审判管理部门将全年案件评查工作任务进行分解,配合案件归档制度,制定每季度案件评查工作目标。通过均衡评查机制和季度评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形成案件评查与审判质量之间的快速反应通道,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调研。二是在评查工作中实行专业分工。根据评查人员的业务领域、知识结构、审判经验的不同,将案件进行归类,由专人负责评查自己比较擅长领域的案件类型,有效提高评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各类已结案件实行分类评查,由专人负责对特定种类的案件进行动态观察及开展针对性的评查,提高评查工作的专门性。对于经过初评后发现问题的案件,提交审判小组、业务庭逐级进行讨论。三是推行案件层层讲评机制。在讲评主体上,通过审判单元“内部评”,帮助责任人理清思路,寻找出错原因;通过庭室人员“集中评”,分析共性问题,提出对策;通过全院干警“公开评”,使各类人员都能受到启发和教育,预防问题再次发生。在讲评方式上,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设置不同内容、不同庭室、不同人员的“讲评论坛”,根据案件讲评形成评查报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问题较为突出的案件开展专项调研和专项讲评,有效规范办案程序,统一全院审判案件的执法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