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虎丘区法院民事审判一庭一是个年青的,朝气蓬勃的集体,也是一个光荣的,深受人民群众信任与支持的集体。这个审判庭共有审判人员18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多年来他们敬岗爱业,奉法为公,曾多次荣获苏州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诉调对接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创建单位等荣誉。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给年青人以发展的机遇,一批审判人员脱颖而出相继当选法院系统的先进个人,立功受奖。他们坚持弘扬公正与效率的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举措,努力创建学习型文明庭室,不但为辖区内的和谐稳定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87月,该院民一庭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

一、发挥审判职能,构建和谐新区

审判是法官的天职。2004-2007年,民一庭共受理各类案件5264件,审结5424件,结收案比达103.04%(结收案比已连续3年达到100%),上诉率、发改率逐年下降,调撤率持续上升,审判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民一庭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的理念,全面落实执行审判质效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把审判业绩与审判人员的目标考核挂钩,从而提高每个审判人员的质效意识,自觉接受和参与审判管理,力争使每一个案件都办成精品案。

 汤法官,实在对不起,今天上午我的态度太恶劣了,我向你赔礼道歉!说着李先生将手中的锦旗双手递了过来。这是200848下午民一庭汤英姿法官的办公室里发生的一幕。上午还对法官恶语相向,下午却又手持锦旗送至法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先生在20076月向沈某购买了一套二手房,他在支付了全部的房款后,对方却迟迟不交付房屋和办理过户手续。一打听才知道他购买的房子是沈某一家人共有的,当初签合同的是沈某一人,现在房价涨了,沈某的家人觉得房子卖得有点亏,所以想反悔。

先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将沈某及其家人一同告上法庭。法院开庭那天,法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在法院调解之下沈某及其房屋共有人同意按照原先的价格交付房屋,并办理过户手续。于是要求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字。

但是该房屋的共有人沈某的母亲戴某年纪较大没有出庭,而是口头上委托儿子代为办理。先生心想既然戴某已经将卖房事宜都委托给儿子,那么只要他的儿子在上面签字不就行了。但是承办此案的汤法官却坚持要求戴某必须在调解书上签字捺印。

这下先生急了,戴某居住的地方距离法院有20多公里路,自己明天就要出差,还要去公司办事,哪有时间耽搁呀!于是他坚持只要沈某代为签字就行了,对汤法官的好言相劝根本听不进去,认为法官是在故意刁难他。性格急躁的先生忍不住对着法官破口大骂。但面对当事人的责骂,汤法官仍然微笑着坚持要戴某在调解书上签字。

无奈之下,先生只能跟随沈某回家,让沈某的母亲在调解书上签字。在汽车上他越想越气,觉得法官为什么偏偏跟自己过不去呢?于是他用手机拨通了一个熟悉律师的电话。律师当即向他解释说:“如果戴某没有在调解书上签字,就意味着戴某没有同意这份调解书,那么很有可能埋下隐患,法官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保护他的利益。”听到这里先生楞住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法官一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己非但不感激而且还恶言相向。于是他在等戴某签完字后立即制作了一副锦旗亲自送到汤法官的办公室。在法官办公室里他翘起大拇指说:“虎丘法院的法官真是好样的!”

正是每一名法官都秉承着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每一个当事人都心服口服,才使得社会矛盾一一化解,他们为苏州高新区的和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坚持制度创新,做实司法为民

虎丘法院民一庭是一个年青的集体,充满了年青人的朝气与活力,同样在制度创新上也是如此。多年来民一庭坚持在审判方式改革上下功夫,挖潜力,促效率。2001年在全市法院率先推出了《民事案件便捷审理规则》,通过对各个审判环节的革新,达到提高审判效率的效果,从而使庭审时间平均缩短30分钟以上。2003年又出台了《民事案件简易审理办法》,对案件实行繁简分流,开通简易案件快捷审理的通道。2004年在召开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探望权案件审理和执行的若干问题规定》,成为全市法院首家尝试破解探望权难题的法院。2006年开展了“审判服务进社区”活动,设立3个社区巡回法庭和巡回审判点,实现了诉调的无缝对接。以民一庭为主的诉调对接工作相关经验材料分别被省高院《工作简报》、《创安专刊》、《诉调对接简报》、最高院《每日信息》和《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登。而民一庭的法官利用制度上的不断创新,忠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真正做到了司法为民。

虎丘区法院是最早实行社区巡回法庭的法院之一,在江苏省最大的动迁小区苏州市华通社区巡回法庭内,该院民一庭的沈宇亮法官每周四都要和书记员一起早早驱车30公里来到小区内的巡回法庭开庭。而巡回法庭里每到周四都会有许多的居民前来旁听,关心着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案件。沈法官告诉记者:老百姓的信任是对法官最大的安慰!

20078月的一天,沈宇亮法官刚刚审理完一起交通肇事理赔案,当周围围观的群众逐渐散去,一位年逾7旬的老阿婆颤巍巍的走进了法庭。见到法官眼中的泪水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沈法官见状立即迎上去一把搀住老阿婆,把她扶到旁边的椅子上。老阿婆的神情十分的激动,她拉着沈法官的手说道:法官同志,听说社区里设了法庭,我是走了十几里路赶过来的,我要向你反应点事。我那不肖的儿子……”

“老阿婆,你不要着急,先喝口水缓缓气,慢慢地讲!”沈法官轻轻的打断老阿婆的话,从书记员手中接过茶杯递给老阿婆。然后等老阿婆稍微平静下来后,再细细聆听老阿婆的述说。

原来老人的早年丧夫,膝下无子,她就趁当时还年轻就领养了一个儿子。可是等儿子成年了,自己也年迈了,儿子却没有感激老阿婆的养育之恩,反而嫌弃母亲年迈体弱,不但不尽赡养义务,还要将老阿婆赶出家门。老阿婆心里非常的难受,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将儿子拉扯大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局。虽然社区里对她的事出面调解过很多次,但是她跟儿子的矛盾却是越闹越深。

沈法官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询问老阿婆是住在哪个社区,结果却发现老阿婆的居住地根本就不属于虎丘区,她的事情也不在法院的管辖范围内。但是老人的无奈和伤痛深深地牵动着她的心。她耐心地向老人讲明此事不属于法院是管辖范围,但是她将老人的事情以及联系方式都记录了下来,并表示她将帮助老人出面到兄弟法院联系,妥善处理与儿子的纠纷。在老阿婆的千恩万谢中她又搀扶着老人将她送上公交车。而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顾不上吃饭,沈法官又接着去开下一个庭。

三、深化法律服务,落实便民举措

民一庭的法官不仅仅满足于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还将审判职能进行延伸,深化法律服务,落实各项便民举措,争取将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安排青年法官上街头、进社区、入校园,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制讲座。 2006年起,他们又延伸审判服务,在所辖三个乡镇街道设立巡回审判点,每一个乡镇街道由一名法官负责,与社区调解中心合署办公,每周定期前往巡回审判点办公。巡回审判中还组织居民旁听,就案讲法,每月选择一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件编写《案例》,向街道、社区发放,以案释法、促进和谐。积极探索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与司法、交警、工会、社保、共青团、妇联及其他“大调解”网络单位的工作对接,推出了联合、联席、联培、联办、联调、联通、联防、联动、联访、联研的“十联”举措,实现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无缝对接。2004年以来,他们开展了服务非公经济活动,推出《关于依法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非公企业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法律帮助。2007年又开展了为新苏州人维权活动,受到外来务工人员的普遍欢迎。

先生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在苏州打工多年,他将一家老小都带到了苏州,成为了“新苏州人”。但是一起突发的交通事故,却将他的生活卷入了无边的黑暗之中。200712月的一天,先生的儿子儿媳孙子搭乘汽车外出游玩,汽车在路上与一辆安徽牌照的大货车撞翻,儿子儿媳孙子一家三口都在车祸中丧身。先生悲痛欲绝,他将肇事车主以及保险公司一同告上法院索要赔偿。承办此案民一庭法官龚雷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考虑到肇事车主的承受能力有限,而肇事者当时又是无证驾驶,保险公司拒绝理赔。他细心的做双方的工作,庭审从下午的一点钟开始一直开到了晚上七点钟。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使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让案件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先生在离开法院时看到法院内所有办公室的灯都已经熄灭了,但是唯独龚法官办公室的那盏灯还亮着,对龚法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二天,他就写了一封感谢信亲自送到了法院。在感谢信中他写道:“夜幕下,龚法官办公室里亮着的那盏灯时刻温暖着我的心,他不愧是人民的好法官!”

其实这样的闪光点在虎丘法院民一庭的每一个法官身上都能挖掘到。而这每一点一滴的积累都是年青法官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也正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才使得虎丘法院民一庭在创建青年文明号工作上一年一个台阶,正如古人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最终虎丘法院民一庭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这个光荣的称号。

四、加强学习型庭室建设,培养专家型法官人才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虎丘区法院院长王侃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同样,民一庭的每一个成员也时刻用这句话鞭策着自己。民一庭总是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学习理论,挖掘自身潜力,把审判工作与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发挥审判职能,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他们一方面鼓励干警读书学习,在业余时间集中精力钻研业务。目前民一庭18名法官均取得大学本科学历,其中2人为法学硕士,2人为法律硕士,2人法律硕士在读。另一方面为大家订阅了大量的报刊杂志,丰富阅读,以法学理论和审判业务书籍为主导,辅之以政治、历史、文学、科技、金融等各学科知识,积极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以求共同进步。

案多人少是长期制约民一庭工作的“瓶颈”,新类型案件的逐年增多更加大了案件审理的难度。为鼓励青年干警多办案、办好案,在审判岗位上建功立业,民一庭从2005年起先后开展了百日办案竞赛、年度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双评比和精品裁判文书评比等活动,促进青年干警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和审判技能,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创建活动,全庭干警和团员青年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家廉洁自律甘清贫,不计得失讲奉献,比学赶帮争上游,勇挑重担办难案。多年来全庭人均结案都在150件以上,最多的近200件。民事案件调解率也逐年攀升,由原来的30%上升到43%左右。2002年民一庭被评为苏州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在其后的几年间,先后有4人荣立苏州市法院系统个人三等功,8人获市法院系统和区先进个人。2004年以来我们审理的16起典型案件在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劳动与法》、《为您服务》等栏目中播出,受到广泛好评。

创建全国青年文明号虽然已经成功,但是民一庭法官们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胜利的微笑,因为他们知道“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荣誉意味着对民事审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民一庭将以此作为新起点,围绕“公正效率”,凸现“一心为民”,力争“四个一流”,全面践行“青春铸法魂、文明促公正”的宗旨,努力在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上挖潜力、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力争以新的成绩充分实践“将青春与忠诚铸进庄严的国徽,用文明与公正架起金色的天平”的创建誓言,铸就自己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