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 让司法之歌唱响
作者:王守荣 顾大明 发布时间:2011-07-25 浏览次数:1020
农稳则天下安。近年来,江苏省建湖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唱响“便农、利农、助农”三部曲,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设立“一台一站一点” 做亮司法便农新窗口。
“现在方便了,材料有人收了,咨询有人答了,法官也好找了,不识字也能打官司了。”农民吴老汉逢人便夸法庭好。
“法官不能单单坐堂审案,还要走进老百姓,做到上门服务。”建湖法院李悦院长说。该院在便农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了“一台一站一点”的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网络,使其成为法庭对接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巡回法庭便是人民法庭便农的一种审理模式。
高作人民法庭受理的宝塔镇农民陈翠与刘道俊离婚一案,被告刘道俊系一位下身瘫痪的残疾人,在了解了案件的原委和征得双方同意的情况下,立即启动巡回法庭程序,把法庭设到了被告的床前。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床前调解”,演绎了一幕离婚不离家的人间真情。今年6月,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对该案件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台”是在法庭设立诉讼服务指导台,接受群众咨询,公布诉讼须知,加强诉讼引导。“一站”是在辖区各镇设立诉讼服务联络站,公布服务时间,落实专人值班,开展法律服务,现场受理案件。“一点”是在各镇中心村设立诉讼服务联络点,聘请村干部为诉讼服务联络员,及时向法庭反馈当地的矛盾纠纷情况。
健全“一网络三机制” 探索司法利农新途径。
2010年12月,草堰口镇桃园村132户村民的代表向建湖法院上冈人民法庭送来一面锦旗,感谢该院为他们讨回了种子款。
在受理这一涉及众多农户的种植回收合同纠纷案之后,上冈人民法庭高度重视此案的社会反响,迅速组织审判业务骨干了解案情,多次奔赴被告韩某所在地阜宁,对被告进行法理、道理、情理等多方面教育。经过多方调解,终于妥善调结了这起市、县领导高度关注的群体性纠纷案件,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网络”是完善以人民法庭所在镇为中心,覆盖全辖区的涉农案件审理网络。“三机制”是建立涉农案件风险评估预警机制,诉前作出风险评估预警报告,及时通报,及时化解;建立重大涉农案件社会综合调处工作机制,形成以人民法庭为主导,由镇、村、司法所、派出所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格局;建立涉农案件裁决延伸服务机制,通过对涉农重点案件的审理,以司法建议形式,帮助辖区相关部门及村民自治组织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开展“法官结对村官” 搭建司法助农新平台。
今年4月,颜单人民法庭的法官与大学生村官携手联动,在多方力量的协助下,成功地调处了一起结怨十年的两家相邻关系矛盾纠纷。
说起法官结对村官这事,那是因为建湖法院李悦院长在面试招录大学生村官时发现,大学生知识丰富,头脑灵活,工作于基层,如果法律知识能多一点,那么就更有利于基层农民的矛盾纠纷化解。
于是,建湖法院便主动与组织部门对接大学生村官与法官结对共建工作。共建活动采取“一对一”方式,即一名法官与一名大学生村官结成共建对子。
大学生村官和法官双方实现了共赢。大学生村官增强了学法、用法的本领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同时,又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素质高、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更好地协助法官化解基层涉诉矛盾纠纷,有利于人民法院自觉接受监督,促进公正廉洁司法。
“法官结对村官”,是人民法庭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村官开展法制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特邀人民调解员”,邀请他们参与调解当地的涉农案件,提升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