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司法新路径
作者:张宽明 慈延年 周 立 魏立华 发布时间:2011-09-29 浏览次数:96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相当数量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但是,应当看到,这种身份转变很大程度上是被城镇化的潮流推动的,而非经济、文化等达到一定程度的自然蜕变。在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的村民不仅要面临着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还要经历更深层面的传统秩序的变迁与重塑、不同利益的冲突与协调,许多新类型和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应运而生。如何使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人民法庭的工作方式和节奏与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真正发挥人民法庭化解基层一线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以和谐的司法工作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已成为人民法院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城市化进程加快
法庭如何应对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开发区法庭司法辖区所在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徐州市东北部市郊城乡结合地带,成立于1992年,行政区划范围约1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人,包括大庙、大黄山两个乡镇和金山桥等三个办事处。
“在开发区刚成立的时候,法庭辖区都是农田、村庄和小山包,居民也多是农民,辖区除了大庙镇的几家村镇企业外,几乎没有什么企业,案件类型简单,经济纠纷也很少,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和土地承包类案件占据了全部收案数的80%以上,一年不超过300件。”开发区法庭庭长刘伟介绍。
随着开发区的迅速发展,法庭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变。“现在的开发区法庭所在地,已经成为徐州市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企业4000多家,徐工集团、卡特彼勒、江苏中能硅业、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开发区工业区面积迅速扩张,农村的土地及居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法庭受理案件数量猛增,年均在1500件以上。法庭工作除了要面对案多人少、涉诉信访压力大、执行难等普遍司法难题外,还存在着劳动争议等群体性涉诉纠纷多、物业纠纷等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多、涉征地拆迁利益矛盾调处难度大等特殊困难。”曾获得“市十佳法官”称号的郭敏法官身处法庭感受很深。
“开发区法庭要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改革,更好地发挥人民法庭作为基层司法服务窗口的作用,为开发区和谐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鼓楼区法院院长张文超在2011年初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提出法庭总体工作思路。
“为了有效提升法庭服务开发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效能,我们建立了司法工作室制度,在徐工集团、大庙镇、区劳动仲裁委、京沪高铁徐州站、区征迁办等重点企业、中心镇、大型居民小区和政府办事处等机构建立了20个司法工作室。法官定期主动走进基层一线,及时将矛盾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建立司法工作室,让法官了解民情民意,让群众熟悉法律,了解法院和法官,提升了群众对司法的满意度。”张文超向记者介绍司法工作室的功能时如是说。
重点村镇司法工作室:
基层人民群众的“法治之家”
在开发区大庙镇综治办,有一个30平方米的办公室,就是2010年5月正式成立的司法工作室。工作室除了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立案审查等常规服务外,还兼作开发区法庭的固定巡回审判点,为法庭开展法律宣传、信访咨询答疑、指导民调提供固定场所。开发区法庭在各镇(办事处)设置类似司法工作室5个。法官每周五在工作室办公,平时由当地人民调解员值班,在工作室办公场所外公告法官的联系电话、司法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在方便群众的同时,司法工作室还依托法庭与全区6个派出所、5个司法所签订了“庭所共建”协议,与大庙镇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了矛盾化解联合化解工作机制,及时调处全镇的各类矛盾纠纷,真正地让农民群众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开发区的案件80%以上都发生在基层,司法工作室的设立把纠纷化解关口前移,在方便群众的同时,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避免了矛盾纠纷扩大化。”据刘伟庭长介绍,有事首选司法工作室解决,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劳动争议司法工作室:
劳资关系和谐的“稳定器”
开发区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并未建立起规范的用工管理制度,企业与员工间劳动争议案件激增,该类案件占开发区法庭民事案件的近四成。法庭提出“走出去”对接、“主动性”对接的策略,在区人社局成立了劳动争议司法工作室,巡回审理劳动争议类案件。对于当事人不服劳动裁决的,可以请求司法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调解成功的,以民事裁定书的形式确认调解协议效力。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司法工作室可当场办理立案手续,省去当事人奔波到法庭咨询、立案的繁琐手续。司法工作室还注重加强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的衔接,当事人可以在仲裁程序中向司法工作室申请财产保全。
对于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工作室坚持提前介入,树立多方协力、调解先行的工作理念,充分挖掘诉调对接制度的潜力,2009年以来,全庭劳动争议类案件调解成功率均达85%以上。在江苏三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中,三鑫公司被兼并,120名下岗职工情绪激动,聚众围堵车间。司法工作室在该集体纠纷尚在劳动仲裁程序处理时就提前介入,了解情况,摸清案情,进入诉讼后,坚持分头做职工的调解工作,最终促使企业与120名职工达成了384万元一揽子解决争议方案,职工们及时领到了涉案款项。
交通事故司法工作室:
解决事故纠纷的“绿色通道”
交通事故当事人如果不能及时达成赔偿协议,交警就会扣押车辆。受害人要及时立案、保全,就要经常在法院和交警队之间来回奔走。为了减少诉累,开发区法庭在交警队设立了交通事故司法工作室,为当事人提供受理、立案、保全及审理“一站式”的司法服务。交通事故当事人可就近办理立案及车辆保全手续,不仅加快了交通事故纠纷处理的速度和效率,还保障了当事人及时得到赔偿。
“原以为很麻烦的事情,没想到只花了一上午就了结了。司法工作室真是方便了群众!”记者在交警队遇到刚拿到调解书的刘先生。
原来不久前,刘先生驾车不慎将骑电动车的怀有身孕的王小姐撞伤,双方就赔偿问题一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走诉讼程序,将会非常耗时耗力。双方都没想到,第二天司法工作室就通知调解,而且不收取费用,保险公司也派员参加处理保险理赔事宜。调解协议很快达成了,王小姐也顺利拿到了赔偿款。
司法工作室还注重与交警队配合联动,对于当事人在交警主持下达成赔偿协议的或自行达成赔偿协议的,司法工作室可以应当事人要求予以审查确认,有效避免了当事人随意反悔的现象,实现了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的无缝对接。2010年全区交通事故同比上升18%,进入法庭诉讼程序的却同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
居民社区司法工作室:
村民城市化的“推进器”
开发区大型村民安置小区蟠桃花园社区共有小区工程9期,安置村民7万人。住进楼房的村民往往还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的生活模式,还以旧有的思维对待新型矛盾纠纷,寻求周围邻居、年长者或村委会解决。而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后,往往对自身权威产生动摇或对矛盾的解决出现惰性,把本应解决在基层的矛盾纠纷直接推向法院。开发区法庭对2010年涉诉矛盾进行统计分析,至少30%左右的民事案件都是因琐碎纠纷引起的,且存在基层组织处置不力的现象。
结合全市法院推行的“和谐乡镇(社区)”共建活动,开发区法庭在蟠桃花园社区设置司法工作室,派驻1名法官和1名法官助理坚持每月至少有3天时间走访基层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知识,以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过程开展活动,使司法更加贴近群众。法官还向每个居民小区居民发送法官联系卡,及时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化解纠纷请求,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适时介入处理。法官定期到小区公开开庭审理案件,以现场审理、现场调解为主,通过直观、通俗的方式还原事实真相。法官还注意吸纳审判中的社情民意,通过法律知识及其他社会知识、经验、风俗等讲解释明,促成当事人自动和解。如在处理东佳物业148件群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中,“上楼的村民”对物业公司定期收取物业费的做法很不理解。为此,社区法官耐心地向当事人解释有关物业服务法律知识,结合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垃圾清理、安保巡逻等实际工作向小区居民解释其收费的依据,并引用外地法院的判例向其释明法院可能判决的结果,经过多次法律宣讲和释明,终于促成该小区居民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协议。
司法工作室还注重调动基层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积极性,有效整合行政机关、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在各村、居委会选聘53名便民调解员,与78家企业建立了沟通联系机制,初步建立起了法庭、调解工作站、便民调解员组成的“三位一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现年63岁的大黄山镇王可乐村村民赵启君,就是司法工作室的“编外法官”,曾当过11年村支部书记的赵启君,具有人民陪审员、特邀人民调解员、社区联络员三重身份。截至今年9月25日,像赵启君一样的调解员共调解成功各类纠纷415件,且大部分当场履行。
根基稳则枝叶繁茂。开发区法庭的工作室如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到基层生产生活一线,及时排查矛盾纠纷隐患,疏导社会运行的梗堵环节,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开发区法庭也连续两年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百佳基层执法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