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使者-江苏省东台市法院三仓人民法庭能动司法侧记
作者:王成玉 何娟 发布时间:2010-07-21 浏览次数:1124
2010年6月24日,艳阳高照,彩旗飞扬。东台市委领导率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顶着烈日,驱车来到本市沿海经济区,郑重为三仓人民法庭设立巡回审判庭暨诉讼服务站揭牌。
三仓人民法庭为何受到如此亲睐?东台市委副书记肖汝宏告诉记者:三仓人民法庭深植沿海这片热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娴熟的执法技艺,能动司法、主动服务,为辖区经济社会大发展作出了显著成绩,他们被辖区人民誉为“和谐使者”,新增巡回审判庭暨诉讼服务站,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化解围垦纠纷 让创业者受益
三仓人民法庭位于沿海开发的最前沿,辖三镇、一场、一区,这里有着广袤的湿地,无垠的滩涂,是海洋养殖、围垦开发的理想之地,由此吸引了全国众多投资者的眼光。
据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崔广玉介绍,自2008年以来,全国有近百名企业家和投资者纷纷来这里投资兴业,滩涂围垦则被公认为“阳光产业”。然而,随着沿海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涉及滩涂围垦的纠纷日趋增升,是三仓人民法庭的法官及时提供司法服务,使一些纠纷迅速得以化解。随后,他如数家珍地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2009年初,投资者王某与?港农场签订了1500亩承包合同,合同签订时租金每亩25元,随着滩涂管理改良,土地的使用价值的提升,国家加大了海域使用金征收力度、提高了海域使用金征收数额。使用金缴纳与约定不符,王某很是不悦,不愿缴纳增加的费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王某执意不缴超出的海域使用金,在开发区产生了链式反应,相继有10多个投资者纷纷仿效,以同样的理由迟延缴纳承包金。农场领导坐不住了,照这样下去农场的日子还过不过?经再三斟酌,农场决意求助法院要求解除合同。
这桩案件很快放在了庭长黄颖的案头,他久久地陷入了沉思,这起众人关注的承包纠纷若处理不妥,很有可能引起群体上访。时值6月,天气炎热,黄颖带着书记员10多次往返农场、王某等住处做说服调解工作。起初王某情绪相当对立,扬言事情如得不到圆满解决,将采取过激行动。农场也不示弱,一定要讨个说法。
面对这起等不得、急不得的棘手纠纷,黄颖运用自己多年基层调解经验,一面向王某等宣讲国家关于沿海开发的政策性文件和法规,引导他们放眼量、算大账,以求来日的更大发展;一面耐心做农场领导的思想工作,请他们体谅王某眼下的处境,留有余地让其迈过这道坎。入情入理的诉导,双方被黄颖的真诚感动了,最终按他提出的海域使用金分期、分批补缴的方案,使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王某和农场领导十分感激,双双捧着锦旗来到法庭致谢。
这起纠纷的有效化解,在开发区产生非凡影响,由此带来了“创业热”。据了解,2009年以来,先后有4个亿元项目来开发区落户,有11个企业家来开发区投资兴业,当年上缴利税3000万元。如问他们为什么钟情这片土地?他们高兴地说:“这里具有良好的司法环境,在这里创业一定取得丰厚的回报”。
巧断“瓜果”案件 给农民维权撑腰
三仓镇瓜菜生产示范基地的村民张大伯,站在自家的绿色大棚前与我们聊起今年的收成,喜不自禁地说:“今年仅西瓜种植一项,估计就有五万多元的收入,如今,真的不缺钱”。
在瓜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张大伯一样,腰包越来越鼓的农民越来越多。谈及致富,大伙发自肺腑地说:“多亏三仓法庭干警提供法律帮助,要不,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啊。”
在采访中,瓜菜生产示范基地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种植纠纷较往年增多,农民兄弟打心眼里感激三仓人民法庭,他们说,法官真心为他们解忧,使单季种植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去年6月,马某种植了200多亩南瓜,南瓜成熟前,他与湖州某公司签订了一份南瓜买卖合同,瓜熟蒂落前成交。老马乐了,200亩南瓜能产400吨,按市场批发价可获得近30万元的收入,如能遂愿年底又要登台披红挂彩了!然而,还未等老马笑出声,湖州某公司因销售不畅等缘故,断然违约。
手拿把掐的事黄了,老马急了!火速与湖州某公司磋商,结果令老马极度失望,眼睁睁的看着好端端的南瓜烂在大片的农田里,老马痛不欲生。无奈之下,马某将湖州公司诉至法院,要求湖州公司赔偿各项损失30多万元。
破屋偏遇连阴天,湖州某公司与老马的事未了结,邻村的王某又与他们闹翻了天,该公司再次违约,导致王某100亩胡萝卜滞销,导致损失严重,要求作出赔偿,一并将其告上了法庭。
三仓法庭同时受理了两案,主审法官认为这两桩案件并不复杂,但两瓜农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手中无证据,这对损失的认定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他向两位老农作出法律释明时,善良的瓜农对举证无意识,只知瓜和胡萝卜烂在地里,购买方违约,赔偿天经地义。而被告方恰恰抓住了这个“软肋”,以未见实物糜烂为由,拒绝接受两老农所索赔的要求,庭审后的调解陷入僵局。
“尊重客观事实,要为农民撑腰!”在梅雨节来临前,庭长黄颖果断定下“先兵后礼”之计,当天与主审法官赶至湖州,对该公司实施诉讼保全,随后约见湖州某公司的老总当面说法论理。几经磋商,该公司一直没有作出明确表示。当时针快指零点时,黄颖一句话击中了该公司老总的心房,“农民兄弟种植的农产品不容易啊,因为你们的违约,这两个农民家庭的日子不知怎么过,你们能忍心不管吗?” “黄庭长,难为你了,千里迢迢来湖州,为的是调解纠纷,我们想通了,服从你的调解。”随后在黄颖的主导下,最终达成和解意见,该公司拿出20万元和23万余元作为两农民的补偿款,当场支付。翌日,当黄颖把赔偿款亲手交给两位老农时,两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能放下,眼里浸满了泪花,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帮农民维权的路上,该庭先后登门给农民发放“服务卡”500份,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防范投资风险及注意事项,让农民充分享受便捷式的司法服务。据统计:2009年以来,受到法庭法律援助的20余户农民,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有4户农民成了乡镇十大致富功臣。
担当普法重任 为解纷注活力
今年年初,三仓人民法庭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辖区内的2个交警中队、3个派出所、5个边防派出所分别建立了诉警对接机制,有效地构筑了一条司法为民的绿色通道。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今年1-6月,诉警对接工作室及时化解民权争议的治安纠纷10多起、交通事故纠纷30多起,化解民间纠纷20多起,上访率同比下降了40个百分点。
一串数字抓住了记者的眼球,在采访中,记者与该庭的干警作了一次交谈,干警们说,数字背后是付出。为化解辖区社会纷争,他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普法与指导上。为此,做了三项工作:
定期组织辖区执法部门干警培训。该庭根据辖区执法干警法律素养的实际,选派具有审判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每季度轮流到各交警中队、派出所进行集体授课。为使培训卓有成效,该庭搜集了近年来审结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刑、民商事案件,运用制作的图表、展板和资料,与干警们面对面地交流,并与干警现场进行互动,一方面帮助干警释法解惑,一方面帮助干警掌握在执法中学会调解及化解棘手纷争的能力。据统计:今年1-6月,该庭组织了5次培训,受训干警过150人次,协助法庭化解各类纠纷20余起。三仓交警中队中队长顾均说:“是法官登门培训,帮我们增长了才干,提升了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使我们终身受益。”
定期邀请辖区执法部门干警观摩听庭。该庭今年推出一项制度,将每月受理的各类案件上报乡镇人大,并列出重点案件,请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随机听庭。该庭充分运用这个契机,一并邀请同级执法干警一同听庭,让他们直面庭审现场,感受法律的公信力与法官的亲和力,以此增强为民司法的意识。不少干警深有感触地说:“当今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构建和谐家园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我们只有一心为民服务的权力,而没有半点执法不公的理由。” 2个交警中队的干警通过观摩4次庭审,在执法中像法庭法官一样刚柔相济、文明待人,化解了20多起交通治安纠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选择经典案件现场指导调解。黄颖庭长告诉记者,边防派出所在执行公务时,不时遇到调解难、难调解等方面的困扰,常常一筹莫展,多次登门求教。同在一个屋檐下,该庭当仁不让地当上了调解辅导员。为突出调解的针对性,该庭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成功调解案例,向他们展示如何把握最佳调解时机,如何因势利导,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调解等技巧,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调解的切入点起到了引领作用。今年5月,某边防派出所在处理一起涉海纠纷时,成功运用现学的心理疏导法和情感互动法,妥善化解了一触即发的群体上访纠纷,时下传为一段警爱民的和谐佳话。
构建和谐,时代使然。三仓人民法庭--和谐使者,愿在司法为民的征途上继续书写美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