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导医台也是门诊部
作者:张宽明 发布时间:2012-09-25 浏览次数:1055
“如果把法院看成是治病救人的医院,那么诉讼服务中心就是导医台加门诊部。”这是省高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周继业对诉讼服务中心的形象比喻。
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王世华欣喜地告诉记者,全省法院创建诉讼服务中心,被评为江苏省首届“十大法治事件”之一。
“到法院打官司,如同到医院看门诊。”记者见证了这10年我省各地法院门前最大的变化。
镜头一:
服务周到开好门
便利有效低成本
国庆前夕,记者来到诉讼服务中心的发源地--常州市新北区法院。走进诉讼服务中心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导诉台”。旁边的架子上放着各种《诉讼指南》:诉状怎么写、管辖法院怎么选、诉讼费怎么收、道赔案件费用怎么算……只要与打官司有关的常识,指南上都写得一清二楚。
记者正翻阅“诉讼指南”时,一位老大爷走了进来。导诉员赶忙迎上去,把他扶到椅子上,递上茶水。“老人家,有什么需要帮助?”
“别人借我钱不还,我想告他们,可是不会写状子……”老人显得很着急。
“没关系,你说我记,再读给您听。”
“有了这个厅,办事真方便!”一旁的律师告诉记者,“要是在10年前,立个案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好了,走进一个厅,手续全搞定。”
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等一分钟、少花一点钱,这是诉讼服务中心的目标。据了解,近五年江苏13个中院、110个基层法院都以新北为样本,对原有的“立案信访大厅”进行改造,建成集诉讼服务、矛盾化解、纠纷分流等30余项职能为一体的“门诊式”诉讼服务中心,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低成本”的诉讼服务。
记者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看到一组数据:2011年,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共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诉讼服务884368人次;诉前调解案件294895件,调解成功250813件,调解成功率为85.05%;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5889件次,总金额达2600余万元。
镜头二:
诉调对接门对门
合力化解促和谐
早在2008年4月,记者在常州市钟楼区法院采访时,发现了一件新鲜事:立案大厅对面,挂着一块醒目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标牌。作为民间调解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怎么设在人民法院的立案大厅?
那时,记者为之好奇,径直走进了敞开大门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面面鲜红的锦旗,见证了这个备受当事人欢迎的场所。记者采写了《法院里的民调窗口--常州市钟楼区法院见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看到这篇报道当即批示:总结调研,在全国推广。
如今,像钟楼法院这样的民调窗口已遍布全省100多个基层法院。国庆前夕,记者再次来到钟楼诉讼服务中心的人民调解工作室,看到四周墙上已挂满了锦旗。
“每一面锦旗,都有一段故事。”正在忙碌的人民调解员何大婶介绍说,有很多调解成功的事例,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几百件,多数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当初,怎么想到把人民调解工作室设在法院的大门口呢?”钟楼区法院院长夏伟忠介绍说,当时,民事案件出现了收案多、上诉多、信访多的情势,给法院有限的审判资源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为了探索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的新途径,缓解审判压力,有效化解纠纷,法院和区司法局联合调研,尝试在法院大厅创办人民调解工作室,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调解有机结合。
立案与民调窗口在工作上怎样对接?立案法官在立案初审时,对涉及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等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先征询当事人是否愿意接受人民调解室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暂不进入立案程序,不收取任何费用,由法院的人民调解联络员将纠纷移送人民调解室先行调解。如当事人达成协议要求法院出具调解书确认的,立案庭按规定立案,减半收取诉讼费,并启动快速审理机制,一般在一小时内出具民事调解书;如调解成功,当事人不要求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的,则以调解委员会名义出具调解书,不收取任何费用;如在七天内达不成调解协议,或当事人不愿继续调解的,立案庭随即受理并进入诉讼程序。
镜头三:
网上立案敞开门
程序更加简便快
昨天上午,在大丰市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记者听到办公电话铃声不断。
“是大丰法院立案窗口吗?我是南京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的代理律师,有个案件想去法院立案……。”
“您好,您可以登录江苏省大丰市人民法院网,在网上立案界面,按照相关提示,进行网上立案登记。”
一刻钟工夫,记者见到大丰法院网上立案系统已经显示出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案件相关信息。立案法官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当即回复当事人,要求根据回复内容邮寄相关材料。这是大丰法院网上远程立案工作的一个缩影。
大丰法院在立案审判工作中,锐意创新,被省法院确定为“网上远程立案工作”试点单位。该院网上立案系统开通后,既方便了诉讼,又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受到当事人的广泛好评。山东的一位律师来信赞扬:“司法为民宗旨在大丰法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人在山东,法院就将案件立案受理了,网上立案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镜头四:
特殊案情走上门
司法助残暖人心
在大丰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书记员韦广琴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上门立案的故事。
这天下午刚上班,她接到一个电话。“我叫刘风刚,要告邻居孙干生夫妇,他们借我的钱三年没还,我现在着急用钱啊!”
“您要立案,请带齐材料到诉讼服务大厅立案窗口办理相关手续。”小韦说。
“可是我现在瘫痪在床,老伴又不识字。”电话那头很焦急。
“您把地址留下,我把你的情况向领导汇报后,待会给您答复。”小韦说。
第二天上午,小韦和同事找上了门:“我们是来为你办立案手续的,中秋节快到了……”法官们带来了油、米、月饼。
刘风刚一下子懵住了,他眼含泪水说,“你们上门立案,还带了东西,这让我怎么过意得去啊!”
小韦和同事为刘风刚办好立案手续后,又向周边邻居了解情况,联系了被告方,决定下午一起到刘家调解。
当天下午,小韦和两名法官连同被告邻居孙干生夫妇来到了刘风刚的家里。孙干生家庭也不富裕,要一次拿出5万元确实非常困难。在法官耐心细致的协调下,决定先拿2万元出来应急,其余3万分期偿还,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
“你们帮了我大忙!”刘风刚一家硬要留法官们吃个饭,可还是被婉拒了。天黑了,法官们要走了,但那热心为民的精神,留在了全村人的心里。
一组组镜头,忠实地记录了江苏法院门前的变化!记者深切感受到,诉讼服务中心是个靓丽的“大窗口”,让法官的爱民形象更生动!如今在江苏这片热土上,老百姓正沐浴着司法的“阳光”,感受着司法的“温暖”!记者衷心祝愿江苏各地法院门前再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