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第一道防线-常州人民法庭工作纪事
作者:肖天存 李银芬 发布时间:2010-11-11 浏览次数:1037
今年以来,常州市八家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坚持打好便民、综治和共建三张牌,努力构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用亲民、爱民、为民之心,筑牢了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健全机制打好便民牌
为加强与基层单位的诉调对接工作,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常州中院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市人民法庭开展诉讼服务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开展诉讼服务站建设,强化纠纷的诉前分流化解,注重加强诉讼指导、法律释明和风险提示。今年以来,全市法庭共调撤各类矛盾纠纷5234件,调撤率达61.8%,同比上升8%。
着力构建立案、审判、执行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纠纷的审判和执行效率。今年上半年,各基层法院全面恢复法庭的立案权和执行权,通过在立案前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在受理时及时开展财产保全,在审判后主动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人民法庭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业已形成,大大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和效果。今年以来,通过各法庭执行督促、催告,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文书达1714件,标的达9527万余元。今年以来,全市法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5533件,占结案总数的80.8%,巡回审判各类案件1758件,同比增加1202件,巡回审判率达25.69%,巡回案件调解率达70%以上,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仅为39天。
诉调对接打好综治牌
常州各人民法庭不断拓展延伸审判工作服务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矛盾排查、诉调对接、稳控联动、业务培训、法制宣传等活动,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全市法庭共走访排查各类矛盾隐患1234件,成功解决1058件;发送司法建议函、法律意见书57份,帮助政府和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指导、培训民调组织824人次,进行法律宣传634人次,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信任与有力支持。
各人民法庭结合辖区纠纷的类型和特点,以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劳动争议、婚姻家庭、土地使用权流转纠纷等类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设在基层、直面一线的优势,努力挖掘一切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的因素,建立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社会调解等互动联动的工作格局,完善法庭、司法所、村委密切协作的调解网络,把诉调对接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优先选择,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消弭在讼外。今年以来,全市法庭诉前调解纠纷1424件,同比增加561件,占法庭结案数的20.81%。今年7月,前黄法庭辖区17户村民因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发生纠纷,镇、村干部多次组织调解未果,村民们准备推选代表写诉状打官司。前黄法庭获知后,及时到村诉讼服务站指导调解,最终妥善化解纠纷。
政法联姻打好共建牌
依靠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合力化解矛盾纠纷,是常州人民法庭工作的一大特色。今年以来,全市人民法庭先后与辖区105个村委、派出所、司法所、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健全与辖区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的协调配合机制,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处理机制,重点加强对纠纷多发地区、案件多发类型的排查梳理,预先评估重大敏感、涉重点工程等案件的信访隐患,密切关注重点群体、重点人员的动态,严防大面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该院借助共建乡镇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力量化解涉诉矛盾纠纷,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减少涉诉信访。今年以来,各人民法庭协助乡镇党委政府化解重特大矛盾10多起。邹区法庭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妥善化解了邹区灯具城运输业主拖欠217家经营户247万元货款和常州冠铭机电有限公司拖欠职工工资引发的群体性纠纷。朱林法庭辖区紧邻长荡湖和茅山,因农村土地承包而产生的群体性纠纷较多,今年以来,通过协助当地村委把好农村土地发包、履行和终止关,有效防止了此类群体性案件的发生。水北法庭与辖区内公安派出所探索成立矛盾纠纷联调工作室,建立“庭所联调”的有效协作机制。该机制推行以来,已妥善化解46起在当地影响较大、矛盾尖锐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