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35,迎来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隆重开幕。

 

  这一天,陈燕萍心情非常激动。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来到她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的35,陈燕萍见到总书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总书记亲切地握着她的手,微笑着问:“就是办了3000件案件,没有错案,着重调解的法官吗?”陈燕萍连连点头,总书记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再次握着她的手说:“好啊,祝贺你!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认可的法官,是最棒的法官。”

 

  一年来,陈燕萍时刻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将深厚的群众感情渗透到司法审判工作中,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倾听诉求,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司法的公正。以她名字命名的“陈燕萍工作法”在全国法院系统推广学习。

 

  下午3点,宽敞明亮的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里,洋溢着浓浓的春意。胡总书记笑容满面地来到江苏代表团,同前排就座的发言代表一一亲切握手。当他走近陈燕萍时,亲切地握着她的手说:“燕萍法官!”“总书记还记得我的名字!”陈燕萍心情非常激动,倍感亲切!

 

  随后,胡总书记与代表们围坐在一起。代表们讲成绩、道实情,谈打算、提建议,畅所欲言。总书记仔细倾听,不时插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总书记非常注重倾听基层代表的声音。程军荣代表是一名农民工班组长,向总书记讲述了身边农民工就业环境的变化,并就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提出了多项建议。胡锦涛总书记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并问了不少细节情况。胡总书记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没有亿万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就没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总书记特别指出,要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作为来自基层的法官陈燕萍,常常与农民工打交道,听了总书记的这番话,更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她想,一定要全力依法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办案中着力解决好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权益问题,为他们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申湘琴代表从事信访工作14年,就做好信访工作提了3条具体建议。总书记动情地说:“你们工作很辛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也是党和政府了解群众意愿和诉求的重要窗口。”陈燕萍长期扎根基层人民法庭,每天总是满腔热情倾听群众呼声,诚心诚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聆听了总书记这番话,进一步增强了荣誉感、责任感,立志把接待群众的涉诉信访工作做得更好。陈燕萍深有感触,只有做一个善于倾听民声、体察民情的法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赢得群众的信赖。

 

  不少代表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与陈燕萍精心准备的“用心做好群众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发言稿不谋而合。在陈燕萍看来,人民法院要始终坚持人民性,将群众路线贯彻到审判实践中,不仅要把案子给办了,还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不仅“案结事了”,还要“人和”,做到法理情理相结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陈燕萍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充分体现了司法就是服务、司法就是为民的要求。要把司法为民的目光聚焦在基层。社区、乡镇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是老百姓的聚集地。司法工作最终都要落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当前法院面临的任务很艰巨,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大量在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司法为民的行动要更加贴近基层。

 

  “就基层来说,尤其要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只有为群众服好务,我们才能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胡锦涛情系民生、情系基层的话语,深深地铭刻在陈燕萍的心坎里。会议结束前,胡总书记再次与代表们一一握手。陈燕萍激动地双手握住总书记的手说:“我一定不会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时刻牢记您的嘱托,扎根基层,争做群众认可的法官,争做最棒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