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陈燕萍:“把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发布时间:2011-03-08 浏览次数:1025
一个本职工作是审案子的人,在今年两会上却提了一条保护鱼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靖江市法院法官陈燕萍的这一“跨界”举动,引人好奇。
“这个建议来源于我审理的一个案子。”一个渔民把钱借给别人要不回来了,于是起诉到法院。陈燕萍说:“在跟这位渔民聊天的过程中,他就告诉我他是个渔民,生活很不容易,因为现在长江里的刀鱼和河豚都快没了,打鱼很困难,严重影响了收入。”
那位渔民提到目前长江上正在进行的一个工程的施工可能对鱼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很大。
“我所在法庭的辖区有很多渔民,我知道他们没有太多生存技能。主要以从事刀鱼流刺网生产作业为主,他们都是祖祖辈辈从事长江捕捞的传统渔民,历代以船为家,以打鱼为生,这部分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其他劳动技能,是当今社会中典型的弱势群体。”
如果鱼没了,就意味着渔民们没有了生存来源。
陈燕萍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走访了渔民家庭、靖江市农委、靖江鱼类淡水养殖场以及渔业公司,实地了解情况。
经过调研,陈燕萍发现,2007年12月,农业部明确将长江江苏省靖江市段列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保护品种主要有中华绒螯蟹、鳜鱼、刀鲚等有代表性的长江水系优质水生生物物种,其中核心保护区就是马洲岛上游附近的1336公顷水面。
但是,一项正在建设的工程将会对上述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造成破坏,且这种破坏存在着不可逆转性,将对长江渔业资源这个我国淡水鱼类的摇篮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陈燕萍认为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于是,在今年的两会上,她带来了自己的建议:长江渔业资源部门对长江中下游的相关鱼类进行研究,进行力所能及的修复,并拿出相应保护措施,尽量将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与此同时,切实保护渔民的合法权益。
陈燕萍是个爱跟人聊天的法官。“为了更快地了解当事人的情况,进一步跟他们沟通,我会主动跟当事人聊天。这也是做人大代表了解情况的一个途径。”
事实上,陈燕萍这一“聊”,常常就能打开当事人双方的心结,把原本针锋相对的矛盾化于无形。
现为江苏省靖江市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先进工作者的陈燕萍,在基层法庭工作15年,审理了3200多件案件,全部做到案结事了,无一错案,无一引发投诉,无一引发上访。由此还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陈燕萍工作法”。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陈燕萍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化解社会矛盾上。
“现在是社会矛盾突出时期,大量诉讼涌入法院。我将在案件审判过程中做更多的诉前调解工作,争取把大量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关注本职工作的同时,陈燕萍还关注着跟自己共同“战斗在同一战线上”的法官们。
“现在法官的职业安全缺乏保障。”陈燕萍说,近几年来,许多法官感到没有职业安全,当事人聚众抗法、报复、围攻法官的事件时有发生;故意伤害、杀害法官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法官的职务豁免制度完全没有建立,法官因履行职务被不当追究的事件也有发生。
“很难想象,一个连法官的基本职业安全都缺乏保障的社会何以向普通大众提供守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陈燕萍建议修改《法官法》,将关于法官权利的有关条文都予以一定程度地具体化,便于实践中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