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现场≠肇事逃逸 法院判决保险公司照单赔偿
作者:丁文娟 徐贞 发布时间:2011-03-24 浏览次数:331
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保险公司以驾驶员肇事逃逸为由拒赔的案件,法院查明事实后依法判决保险公司照单赔偿。
2010年3月28日凌晨,金某的朋友程某驾驶其车不慎撞一公司电动移门。初次经历这种车辆“重创”事故的程某心急慌忙之下弃车离开现场找车主金某说明事故情况。次日,交警认定程某负事故全责。同时,保险公司也到现场为金某车辆定损。日后,金某拿着理赔资料到保险公司办理理赔时遭拒。保险公司认为程某在事故后离开了现场属于逃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应当免赔。那么保险合同中究竟是如何约定的呢?经查,保险合同上写明:“因下列原因造成保险车辆的损失,本公司依照本保险合同的规定负责赔偿:(一)碰撞、倾覆”。第五条约定:“发生意外事故时,驾驶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本公司不负赔偿责任:(八)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保险车辆或者遗弃保险车辆逃离事故现场,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同时,合同的“投保人声明”一栏中写明,保险人已将投保险种对应的责任免除做了说明,并由“金某”签名。而在审理过程中,金某否认该签名系其本人所签。经鉴定,“金某”签名确非本人所作。
法院查明事实真相后认为,保险条款中虽有约定免赔事项,但该条款系免责条款,保险公司须对条款内容明确说明,否则不产生法律效力。该案中保险公司无法证明其已尽明确说明义务,故免责条款对金某不产生效力。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而在该事故中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程某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现场,交警也未认定程某系交通肇事逃逸,故不属于肇事逃逸行为;且程某的离开也未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导致公安无法查证。综上,法院认为保险公司拒赔无道理,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点评:实际上,保险公司在保险理赔时拒赔、少赔或漏赔的理由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保险业存在的一些不规范现象造成的。基于鱼目混珠的保险市场,投保者在购买保险过程中出现纠纷该怎么办呢?一般说来有这么几种办法维权:一、在投保时客户除了要听取保险代理人的介绍外,关键是自己要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特别要关注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等内容。如仍不清楚,可以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热线,进行电话咨询,了解应该享受的权益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其次,投保人可以通过仲裁部门仲裁解决纠纷。此外,投保者也可以考虑向当地的保险监督部门举报。在电话投诉时,要记下接听电话的客服人员的姓名或工号。一般说来,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都是有录音的,而投保人要将对方的解答要要点记下,有条件的也可以告知对方之后进行录音。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即可提供相关部门作为证据材料。(文中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