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林: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王亚林 发布时间:2014-11-26 浏览次数:1965
盱眙县马坝法庭被省高级法院确定为首批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后,我院党组高度重视,出台了《马坝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并要求从
针对目前审判资源现状,法庭内设3个审判团队,模式为“1+1+
运行以来的成效
优化组合,人尽其才。改革后,可以让审判资源充分优化组合,发挥各人长项,发挥最大效能,实现“1+1>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审判人员思想尚未与改革潮流同步发展,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大家已习惯以前多年形成的办案模式,由领导定案,自己心理踏实,而改革放权后,案件追责压力增大,大家心理有忧虑,有顾虑;审判团队责、权、利尚未明确界定,影响团队工作积极性与效率。目前,对于审判过程中哪些裁判文书放权,主审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等角色如何定位,如何考核,如何监督,庭长职责如何定位等相关事宜,上面均未细致规定,没有明确目标与指引,大家都在摸索前进,没有严格规范的考核方案,因而制约了团队工作效率;有些团队成员业务技能不熟,尚不适应改革需要。由于是庭内现有人员重新组合,尚不能达到配置最优化,难免组合良莠不齐,有些人员如法官助理、书记员本身技能不熟练,不能高效完成本职工作,影响了审判团队的工作效率与业绩;团队成员之间刚组合配对,尚需磨合与配合。因暂未适应审判形势的要求,加之上级法院要求卷宗同步扫瞄,每个审判节点都要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审判庭的工作压力加大。
建议和对策
业务能力亟待提高。通过举办培训班、案例讲解、视频讲座等形式提升业务技能,对一些类案(传统案件)制作审理要点、裁判指南等,以咨询委员会、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交流,及时研讨,提供参考指导;要逐步打消顾虑。既要鼓励法官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又要强化社会宣传,通过各种监督手段及时修正补救差错,包容法官改革初期非故意失误,改变当事人一些传统思维定势和错误心理预期(诸如法官一人说了算等);加快体制设计保障。要尽快明确责、权、利三者关系,让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能对号入座,职权明析,分工具体,各有所归,形成配合默契,发挥好各自真正效应;完善人员配置机制。应尽快实行统一招录机制,可招录一批有办案经验人员充实审判队伍,不能按部就班招录公务员,根据各地实际和案件情况进行统配;强化引导和监管。改革初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院(庭)长要及时捕捉,适时研判解决,注重运行障碍的排除,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督,可专门建立社会评价体系,确保改革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