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浇灌幸福花
作者:茅亿 陈雷 发布时间:2011-04-25 浏览次数:1021
2011年4月19日,在全省法院2010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滨海县法院院长龚春光,从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李小敏手中接过“集体一等功”的奖牌,台上台下掌声雷动。
获此殊荣,这是该院历史上的第一次。这项荣誉是怎样得来的?该院干警自豪地说:“是院党组带领全院干警锐意进取、创先争优的结果,这朵幸福之花是用汗水浇灌而成的。”
建章立制夯根基
2007年7月,龚春光就任滨海法院院长。上任伊始,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走访调研,在第一次党组会上,明确提出:“加强法院建设,重在立制夯根基,坚持持之以恒抓落实,才能促进法院工作的新发展!”为此,党组形成了定制夯基的共识。
立制度。该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历年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重新梳理,经过反复讨论修订,出台了20余万字的《制度汇编》,涵盖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和内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构建起以管案、管人、管事为核心的审判质效考评、工作业绩考评和后勤管理考评体系,全院没有“局外人”,也没有“盲区”和“死角”,营造了上至院长、下至普通干警人人被管理、个个受约束的良好氛围。
育人才。该院充分运用三项机制,使一批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力倡能者上、庸者让的用人导向。2007年以来先后有26名素质优、本领强、业绩好的干警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每年定期举行书记员速录比赛、庭审观摩、“四优”评比、最优最差法律文书展评、“调解能手”评选等活动,使一大批干警成为审判工作的行家里手,其中不少成为化解纷争的“名法官”;注重能力提升培训。每年都要举办1-2次法官讲坛,邀请上级法院资深法官授课,帮助法官提升司法能力。与此同时,“借助外力”,与华东政法大学协作,定期组织干警赴校深造,大大增强了业务水平和调研能力。
强基础。2007年以来,该院积极克服办公经费紧张等实际困难,多方筹措资金,高标准地建成5个基层人民法庭、审判法庭二期暨阳光执行大厅、科技法庭等,并为干警设立“健身小区”、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设施,大大改善了审判办公条件,为法院干警爱岗敬业奠定了基础。
铸造品牌树形象
滨海法院本着立足自我、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精心打造出的三项品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响。
创立诉前调解“滨海模式”。随着新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的正式实施,法院收案数呈现爆发式增长,“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凸显。该院在全面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成立以法院主导、法官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诉前调解服务中心,积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着力在诉前分流化解纠纷,迅速遏制案件的上升势头,该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连续4年位居全市之首。市中院专门在该院召开现场会,省高院公丕祥院长誉之为“滨海模式”,成为全省诉前调解三大模式之一。该院被省综治办和省高院等联合表彰为“全省诉调对接工作先进集体”。
新建全省首家阳光执行大厅。该院于2010年10月建成全省首个阳光执行大厅,实行敞开式办公、透明化执行。通过阳光执行平台,全面公开各项执行信息,当事人随时得到接待,随时知晓案件进度,大大提高了执行工作的效率和效果。2010年10月以来,该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72件,执结率达74.29%,执行标的到位率达97.28%,执行工作投诉率同比大幅下降。
培育多元“法文化”。该院集全院干警之智慧,结合本院实际,精心打造“海韵法魂”文化长廊,分为和文化、审文化、廉文化、德文化、学文化、众文化、物文化、史文化等八个区域,构筑起干警的精神家园;建成市民法治文化广场,设置9根“罗马柱”、21个橱窗和63块宣传版面。独特的法文化,现已成为滨海县法制教育的好课堂、廉政建设的好基地、展示法院形象的好窗口。在2010年市委政法委组织的民意测验中,辖区群众满意率高达95%。2010年10月,该院被省高院确定为首批“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司法服务众人赞
滨海法院始终将服务大局、关注民生作为立足点,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信赖。
2008年底以来,该院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专门出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八项措施》等10多项司法文件,召开“服务企业促进发展座谈会”,组织3期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讨班和10期普通职工法律知识培训班,编印《服务企业培训简册》,上门发送给全县300多家企业,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提供了指导。随后,该院又主动策应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势,及时出台《服务滨海港开发建设工作方案》、《保障和促进滨海港建设十项措施》,先后成功化解了11起事关滨海港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纠纷,滨海县委书记王斌先后3次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2007年以来,该院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构建社会和谐作出了重大贡献。积极打造无讼村(居),先后涌现出以滨淮镇东罾村为首的22个无讼村(居),其中东罾村实现连续3年“零诉讼”。“滨海法院心系群众、主动服务,为我村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七大代表、东罾村党委书记薛正红欣喜地说。
该院还在人民法庭辖区内建立通榆刘簖、滨淮长兴、陈涛新淮3个服务脱贫攻坚基地,全力参与脱贫攻坚。全院有132名干警主动与100多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运用巡回审判、诉前调解等手段,化解民事纠纷700余件,向贫困农户发展大棚种植、水产养殖等项目40余条意见和建议,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了司法保障。
在此同时,该院5个人民法庭全部设立人民调解窗口,并在县城设立10个诉前调解工作站和53个巡回审判点,形成庭、站、点三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较好地完善了多元解纷机制。人民法庭平均调撤率达90%以上,在2010年度全市人民法庭工作百分考核中,该院5个人民法庭全部进入前十,正红人民法庭位居全市之首,人民法庭整体工作连续两年位列全市第一。该院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先进法院”,2008年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09年被滨海县委、县政府授予“绩效考核综合先进奖”。
丰硕成果,可喜可贺!面对新起点,人们期待滨海法院人,耕耘再耕耘,努力浇灌出更加璀璨的美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