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胖的身材,斑白的两鬓,戴着一副老花镜。马上就要退休了,可他依然坚守在法院审判工作的第一线。很多人劝他:“一把年纪了,还忙个什么劲?”可他淡淡一笑,继续坚守着自己的追求。

 

他,就是泗阳县法院的老法官赵余良。

 

10条裤子

 

时光转回到29年前,年轻的小赵脱下军装转业到法院。有人就嘀咕:他那文化程度,能胜任吗?但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匪夷所思:小学文化的小赵居然报考了大学?于是,“赵大学”的“雅号”冠在了他的头上。小赵不为所动,边工作边啃书本。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大学录取单来到小赵手上时,那些嘲笑他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小赵却自嘲地说,我不就是“赵大学”吗?

 

小赵学习的历程成了全院称赞的佳话,而工作中的小赵,也是没得说。年轻的小赵,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风风火火,热情高涨,多大的困难在他眼中仿佛都算不了什么。

 

那是19878月的一天,一名孕妇躺在医院临产在即。由于此前她起诉与丈夫闹离婚,婆家没人愿意到医院照料,按当地的风俗,娘家人也不愿接受出嫁的女儿在家坐月子。就在医院和产妇急得不知所措时,已是法官的小赵主动找人临时照应产妇,而自己冒着酷暑,骑车80余里路,辗转到孕妇的婆家。一停下自行车,他顿时喉咙冒烟,两腿发软。他稍稍站立了一下,就抓紧做产妇婆婆的思想工作,工作做通了又骑自行车将她带回医院。工作完成了,小赵却累倒了,一条裤子也磨出了“后眼”。现在想起来,赵余良依然感慨万分: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会有那么大的力气,在烈日下骑车骑了一百多里,还有80余里载了个人!

 

小赵肯吃苦、能跑路、干实事。时任院长丁华甫看在眼里,拍着小赵的肩膀连连说:“你呀,以后要多发你几条裤子呀!”至此次,每年院里都要多发一条裤子给小赵,并形成了10年的惯例。

 

213个村庄

 

“这不是赵庭长嘛,您还认识我吗?”面前的小伙子一副自信的模样。

 

赵庭长扶了扶眼镜,看了一会儿:“哦,像老张家的,你是老几?”

 

“我是二子。”接着,两人像是几年不见的亲戚一样攀谈起来。

 

原来,这个年轻人是赵庭长在法庭工作时,认识的一个当地群众的儿子。当年的毛头小子,如今已是虎背熊腰的小伙子了。

 

那年,老张的妻子和老张感情不和起诉离婚,因女方有心脏病,情绪激动就会晕倒,赵庭长无奈只好判离。恰好女方和赵庭长的妻子在同一个工厂上班,赵庭长便让妻子不遗余力地做她的工作,自己则常常做老王的工作。四年后,这对夫妻奇迹般破镜重圆了。

 

1986年到1999年,赵庭长先后在三个法庭当过庭长,常年坚守在法院面向群众的最前沿。在14年间,赵庭长常驻在法庭,不开庭时就骑着自行车走乡串户,跑遍了三法庭辖区内的213个村庄。人们都说:赵庭长办案公正,又善待群众,是个铁面又贴心的好法官。

 

1085起纠纷

 

2008年初,57岁的老赵主动申请到工作量繁重的民一庭工作。接下来的两年,老赵的办案数量均列全庭第一。2010年上半年,老赵又结了300余件案件。很多同事都说:这个工作量,就是年轻人也吃不消啊。可老赵在工作中是快乐的,他像拧紧的法条,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老赵办案经验丰富,性格沉稳和蔼,院领导为充分发挥老赵的特长,于2010年下半年将老赵调整到立案庭,处理诉前调解纠纷。这下,老赵又找到了施展本领的平台。

 

“你家住哪里?家里有几口人啊?现在哪里工作?你呢?原来你们还是朋友呢……”老赵经常这样和当事人说话。

 

在这样随意的聊天中,往往很多纠纷化解于无形中。听着老赵庭长和风细雨的“闲聊”,加之老赵庭长热心、“多事”,很多当事人不再称他“赵庭长”或“赵法官”,而是亲切地称他“赵大爷”。在立案庭经常有人找赵大爷,但没有一个是“找关系”的。老赵常说,“赵大爷”是老百姓对我的奖励,我喜欢,他们没有把我当外人。2008年以来,老赵总计化解纠纷1085起。

 

赵余良真的很平凡,在他的履历上几乎看不到荣誉。面对笔者的疑问,他自豪地说:“我有两个最大的荣誉!”用赵余良的话说,一是多发给他的10条裤子;第二就是现在老百姓都亲切地喊他“赵大爷”。

 

简单的数字见证着他的执着和坚守。这位再过两个月就要退休的老法官,朴实得令人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