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法院头灶人民法庭充分发挥前沿阵地作用,积极服务辖区发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把能动司法落实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赢得了辖区百姓的信赖。

 

倾心为党委政府排忧

 

头灶人民法庭地处东台市郊、素有“天下第一灶”之称的头灶镇,辖有头灶镇、新曹农场、东台林场,占据了东台堤东地区的半壁江山。33书的人员配备,1名“60后”、2名“70后”、3名“80后”的合理结构,使法庭充满了生机活力。辖区大,又处于沿海发展的前沿,案件自然多,2010年已经超过了1000件。

 

2009年,34岁的汪振鹏从唐洋法庭庭长岗位上交流到头灶法庭。“既然头灶法庭“头”字开头,就要在能动司法、服务大局上打头阵、立头功!”就任伊始,汪振鹏把首次庭务会开成了主动服务辖区发展大局的表态会、鼓劲会和“诸葛亮会”。

 

头灶镇是东台市位居前列的“亿元镇”,全市的高新技术园区也建于此。在这里,看似寻常的每件事都有可能关系甚至影响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立足我们自身职能作用的发挥,做到主动服务,当好建言献策的参谋助手?”汪振鹏在谋划,全庭同志在思考。他们密切关注着事关辖区发展和稳定的动态,主动提出了许多可行、管用的建议,党委政府很满意。“打个电话给法庭,请教一下我们的‘高参’”,党委政府的秘书们常常得到这样的指令。

 

201010月的一天,刚刚出差归来的汪振鹏,才到东台境内,就接到了求助电话。原来,根据园区建设规划,陈某的住宅被列入了拆迁范围。40多岁的陈某以种田为生,妻子患有精神病,女儿还在读初中,家境十分困难。为了减少费用,他和老丈人自己动手拆除房屋。谁料拆房过程中陈某被倒下的墙砸中,不幸身亡。少了顶梁柱,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风雨飘摇。周围邻居无不为之动容,无助的亲属们将事故的原由归咎于拆迁,情绪异常激动。矛盾由此产生,冲突一触即发。

 

接完电话,汪振鹏二话没话,和副庭长王茂云一起直奔现场。看着陈家人的惨状,二人都觉得心酸。不幸已经发生,陈家人今后的生活还需要安排,园区的建设也不能停下来。无论是哪一方,都经不起时间的拖累。二人马不停蹄地展开紧张的协调工作。不知不觉两天过去了,饿了就叫盒饭,双眼熬得通红。人心都是肉长的,陈家人的抵触情绪渐渐缓和下来:“两位庭长,我们不是不讲理的人,实在是没办法啊!今后这娘俩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下去!”“你们放心,我们绝不会眼睁睁丢下你们不管的!”汪振鹏温和的语气中,充满了坚定。最终,矛盾在法庭的倾力协调下得以化解。镇政府在安置房中统筹了一套住房,并帮助解决陈某的丧葬费,陈妻也被安排进了敬老院。陈家人写满阴霾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园区建设又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

 

事情解决了,汪振鹏并未就此轻松。一回到办公室,他立即着手起草司法建议,向政府提出规范拆迁程序、特殊情况妥善处理等三项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认同和迅速采纳。这时,他才猛然想起刚上幼儿园的女儿还在家中等待他兑现出差前的承诺:回来后全家一起去公园。这都过去几天了,自己却连家门都还没踏进。

 

热心为乡村百姓解难

 

在头灶法庭会议室的墙上,有一幅类似军事地图的网络图。根据辖区的分布情况,每位审判员直接对接其中一个点,并明确到具体的村和居委会。“办案到一线,服务到基层,巡回审理到农家”不仅是大家挂在嘴边的话语,更是铭记于心的行动指南。多年来,干警们风雨无阻,奔波忙碌,为的是将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床前村头,为的是实现法制宣传村村进、家家到,用爱心播撒法律阳光,用善举传递司法温暖。一听说法庭要来村里巡回审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自发聚集,一边帮着劝解,一边听法官释法。

 

一组数据可以表明:3年来,头灶法庭巡回审理的案件数达762件,89.7%的涉农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农村普遍存在的赡养案件调解率高达96.1%,开展法制宣传50余次,辖区70%的农户被评为“文明家庭”,这一比例在东台各镇中独占鳌头。

 

2010921日,年近七旬的杨某早早就来到头灶法庭,告知承办法官其子小杨一家昨晚已从外地回来。杨某年初患上食道癌住院手术治疗,无力承担后期费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向常年在外工作的儿子小杨求助。没想到,儿子一口拒绝,还将其撵出门,避而不见。无奈之下,杨某只得一纸诉状将儿子告上法庭。但案件受理后,小杨多次拒不到庭。

 

听说人回来了,承办法官立即前往小杨住所现场调解。小杨低着头不吭声,岂料其妻十分嚣张,当场撕毁开庭传票,并谩骂驱赶法庭干警。经请示,法庭决定对杨妻给予司法拘留以示惩戒。看着妻子要被带走,小杨坐不住了,煽动一帮人公然抗拒执法,不断投掷砖块,阻拦警车离开。无良孽子,天理难容!情况紧急,法庭立即启动了“诉警调”对接机制,将现场情况通报辖区派出所,主动联系镇司法所调解员以及当地居委会民调主任,全方位展开现场调解工作,并借此机会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时至黄昏,在增援干警的通力合作下,杨妻被依法拘留。

 

进了拘留所,杨妻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一改蛮横习气,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此时的小杨也后悔莫及,22日大早主动请村委会干部到法庭表达悔意。承办法官趁热打铁,批评教育和调解劝导双管齐下,父子终于重归于好。考虑到当天是中秋佳节,而杨妻已认识错误,写下悔过书,法庭决定提前解除司法拘留,让一家人得以团圆。

 

翌日,杨某再次来到法庭,表示感谢。他含着激动的泪花告诉大家,这是多年来吃到的第一顿中秋团圆饭!

 

真心为企业发展给力

 

经济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在辖区经济发展中,头灶法庭既担当坚强后盾,又引路护航提供法律支撑。能动司法的意识,早就深入到每个法官的内心深处。头灶法庭辖区有多家大型企业,通过法庭协调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标的的纠纷已经屡见不鲜。为了增强化解企业间纠纷的效果,法庭把“常态化、及时化、人性化”的要求注入到服务企业的每次行动中。他们还专门制作 “法官名片”,便于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有困难找法庭”,时下已成为辖区内企业老总们广为流传的时髦语。

 

东台的一家支柱企业为了发展,需要上市,但面临着相当数额的资金未回笼的难题。企业焦急,政府关注。希望被寄托到法庭。立案手续一办妥,法庭立刻派员日夜兼程,首先赶往西安、兰州等地采取保全措施,数百万货款有了着落。企业欣喜之余,也道出了心中的疑虑:“强制措施恐怕会给今后的合作带来障碍。”“是啊,光顾着追回欠款,没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工作还是没做到位。”听及此言,汪振鹏心中暗暗自责。夜深了,汪振鹏仍在办公桌旁冥思苦想,陪伴他的是十多年前第一天下法庭时就带在身边的台灯。

 

第二天大早,汪振鹏用冷水洗了把脸后,和同事一起赶往长沙、成都等地。这一次,他们直接来到对方企业,采取诉前调解的方法,告知本地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希望对方本着“和为贵”的原则,为双方长期合作留下更大的空间。此行所到企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法院都是先冻结,东台的法官却耐心和我们谈发展。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今天一定达成协议!”更有几家企业的老总,极力邀请汪振鹏一行举办法制讲座。

 

头灶法庭的干警用长途跋涉和热心调解,完成了一趟又一趟能动司法的经典之旅,演绎了一曲又一曲默默无闻的奉献之歌。据统计,2010年以来,该庭共处理涉企案件194件,帮助辖区企业追回货款670余万元,赢得了辖区企业的普遍赞誉。

 

如今,“十二五”规划已开局。“人民法庭如何积极回应”又成了头灶法庭干警们思考和实践的新命题。他们的心中闪烁着坚定的信念——能动司法,法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