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法院义丰人民法庭组建于1995年,地处盐城西南“边陲”。多年来该庭坚持开展党建带庭建活动,不仅创造了16年“零违纪”的纪录,而且还培养出了10多名全市、全省和全国的知名法官。

 

近日,笔者来到这个法庭采访,耳闻目睹,一个强烈的感受在心中激荡:这是一个工作过硬,却从不张扬的人民法庭,朴实中透着坚韧,平凡中坚守着崇高。

 

争先精神处处体现

 

该庭自1995年组建以来,尽管庭长换了一茬又一茬,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但走进这个法庭,便会立即被一种浓烈的竞争氛围震憾着,争先精神处处得以体现。

 

这种精神是怎样铸造的?第一任庭长,现任阜宁县法院院长于伟东深有感触地说:“支部建在庭上,坚持思想教育领先的原则,一以贯之地用党建理论武装干警,是培植法庭精神的可靠保证。”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该庭多年来坚持把争当一流法庭精神作为发展之本,每年除“五一”、“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都要组织本庭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外,年年都要修定自己制定的《重党建创一流》、《共产党员带头承诺争先》、以及《党员先锋岗》和《巾帼示范岗》等多项细则,时刻要求全庭同志不安于现状,开拓进取,铆足干劲争先创优。可贵的法庭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庭干警的竞争欲。不讲争先不是好法官,不敢创优不是好法庭,成了全庭干警迫切的内在需求。

 

创一流,庭长作表率。陈晓娟,担任法庭庭长5年之久,她以在位谋政、拒绝平庸的人生信条,自觉当好排头兵。据统计,她一人在义丰法庭办结各类案件900多件,无一被发回、改判、无一引发涉诉信访,案件调撤率保持在80%以上。2003年春节前,为清理执行结案,她连续半个月没有合眼,带着干警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奔波在水乡湖边湿地,硬是凭着一股豪气攻下了120多件“骨头案”,许多案件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都被她干工作不要命的劲头所折服,这种忘我的拼命精神,受到了上级法院的高度赞扬,当年她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优秀人民法庭法官”。

 

杨峰,是该庭的执法先锋,在法庭工作8年间,他除了工作一无所求、为了事业一无所惜,大家称他是一个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铁”法官。采访中,笔者收集到这样一组数据:杨峰每年办案数量全院第一,调撤率和出勤率全院最高,连续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评为“盐城区十佳政法干警”和“盐城市法院十佳干警”。

 

杨峰的突出表现,在辖区树起了一面公正执法、司法为民的旗帜,法庭先后收到社会各界及案件当事人送来的感谢信300多封,各类精致的奖匾60多块,其赞美之辞令人敬佩:“法庭是百姓救助的家”、“这里的法官似亲人”…….

 

从事“主业”创一流,廉洁自律更是不含糊,该庭建立了八项廉政监督机制,并定期听取廉政监督员的意见,对发现不廉洁的苗头,无论是庭长、还是普通干警,一律采取教育、劝告等举措,保证每一个干警亮亮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据该院纪检监督部门介绍,该庭已连续16年无违纪,塑造了人民法庭清正廉洁新形象。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不干则罢,干则出名!去年,按照上级部署,该庭先后向5乡镇党委、政府发送了涉诉矛盾纠纷分析年报,向辖区党委、政府提出10多条司法建议,为辖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参谋作用,受到了辖区党委、政府的一致赞扬,该庭一举拿到了保稳定、促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弘扬精神文明等10多个弥足珍贵的奖杯。

 

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义丰人民法庭院落内,一棵挺拔的青松枝繁叶茂。这是第一任庭长带领干警亲手栽下的,喻示着全庭干警要像青松一样,任凭风吹雨打,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就是当初留下的好传统,竟影响着一批人。

 

徐林云,该庭主持工作的副庭长,他在这个法庭一直没有挪窝。他爱人是一名小学教师,一直也在离城50多公里的乡镇小学任教,双方工作都很辛苦,因很少在家的他,家庭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爱人的肩上。他爱人说:“法庭是他的第一个家,为了法庭的建设,他把对家的爱恋深埋在心底,家里再大的事也要为法庭让路。去年,她和女儿先后因病动了手术,他也没有请过一天假”。 徐林云则谈然地说:“常年工作在司法服务第一线,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了。但想到自己能为百姓办点实事,心中的那份愧疚感顿时荡然无存。”

 

200910月,科班出生的小刘从院机关来到义丰法庭担任助审员,刚上班,小刘思想上一度产生了患得患失的想法。这周的周六,庭里召开了一个“见面会”,由本庭两名资深法官介绍他们扎根基层热心化解矛盾纠纷、赢得辖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好评的心路历程。短短的“见面会”使小刘受到了强烈的震憾。随后,徐林云又与小刘单独谈了一次话:“真金不怕火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两名话深深地打动了小刘。

 

扶上马,更需送一程。针对小刘的实际,庭里安排有着丰富审判经验的老法官袁桂科与他结对。袁桂科为他量身制定了“1个月熟悉庭审记录,2个月主持简单案件调解,3个月独立办案”的培养目标。2010年初,小刘接手了一起较为复杂的合同纠纷案件,这是他第一次独立主持庭审,他厘清了涉案的多重法律关系,逐一为当事人算清了账目,依法作出判决,赢得了当事人的认可,双方均未提起上诉。目前,小刘已成为该庭审判业务骨干,去年,他承办案件150件,调解撤诉率达78%,没有一件案件改判或发回重审,无一件案件引发信访投诉。

 

要让扎根基层的传统薪火相传,除了思想上帮助、业务上指导,还需生活上关爱。在这个法庭工作过的同志都有同感,历任庭长与干警之间,干警与干警之间,彼此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平日亲同手足,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从未发现不团结、不协调的现象。平时不管工作多忙,庭长每周都要在本庭的荣誉室,与干警进行一对一的谈心活动,一方面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办案心得、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听取他们对法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仅提高了干警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大大增强了法庭的凝聚力。

 

更让干警们欣慰的是,每逢干警过生日,庭长都要叮嘱法庭食堂特地加上两三道菜以示祝贺,让干警体会到家的温暖。每当干警工作、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凡法庭力所能及的,都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以解干警的后顾之忧。近年来,从这个法庭输送出去的干警有20多人次,当他(她)走出这个熟悉而亲和的集体,个个都是恋恋不舍,情不自禁地洒下了幸福的泪水。

 

争先创优亮点多多

 

义丰法庭注重将党建工作的成果变成争先创优的不竭动力,特色工作精彩纷呈,多次获得上级法院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肯定。

 

连续保持10年“无发改”。该庭视审判质量为立身之本,对受理的每一件案件,都能在调解、服判息诉、定案把关以及法律文书制作上,慎之又慎,10年来所处理的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考验,让赢者赢得堂堂正正、输者输得明明白白。20068月,徐林云办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一位70多岁的老汉被邻居家的狗咬伤,而邻居却拒绝承认。徐林云经过多方调查,终于获得了关键性的证据,帮助老汉及时讨回了应得的医疗费赔偿。心存感激的老汉送来自己种植的土特产,被徐林云婉言谢绝。后来,老汉自编了一首老淮调,在十里八乡广为传唱,成为一段动人的佳话。

 

首创人民陪审新模式。今年413日,家住学富镇的李某激动地拉着任桂章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任站长了,要不是你和法庭的法官先后三次登门调解,我儿子的救命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任桂章退休前系义丰镇供电站站长,从义丰法庭成立至今一直担任法庭的人民陪审员。他介绍说,法庭每年都要邀请他参与办理至少30起以上的案件,像他这样的陪审员都是群众常见的“熟面孔”,他参与陪审讲话老百姓爱听。近3年来,他先后参与陪审的案件103件,调解成功率达85%以上。因工作业绩突出,20086月,任桂章被省高院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陪审员”,法庭开展常态化的人民陪审的做法也受到了上级法院的表彰。

 

坚持庭所共建村村到。从2009年初开始,该庭心系百姓,先后与辖区5个乡镇的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单位建立起和谐共建关系。对辖区内发生的有影响的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联合进行处置,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在此同时,该庭还在辖区内的30多个村(居)设立便民诉讼服务工作站,专门推出“送法下乡大篷车”,组织全体法官走出法庭、深入基层,开展便民咨询、便民立案、便民诉讼、便民执行等活动,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花一分钱、少费一份心”,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近年来,该庭法官的足迹遍布辖区内的所有村(居)和社区,共举办现场咨询活动39场次,巡回办案320余次,发放征求意见函4000多份。该庭辖区内有30村(居)实现全年零诉讼,38个村(居)被评为“民主法治示范村”。

 

党建带庭建,是时代使然。愿义丰人民法庭在创新的样本上,不断谱写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