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扬州市广陵法院副院长郭祝山,来到扬州市贾庄社区华训玲家,第三次登门“退还”4只金耳环。十几年前,华训玲的母亲因为打官司认识了当时身为法庭副庭长的郭祝山,郭庭长像亲人一般为她着想,老人感动之余,将老郭当成自己儿子看待。上个月14日,年届九旬的老人去世,此前她用自己唯一的金器打了4只耳环留给自己的“法官儿子”。

 

  扬州易老太  “我打了桩官司得了个儿”

 

  在扬州市贾庄社区华训玲家附近,提起女士的老母亲易老太,熟人、邻居们都不无羡慕:“老太好福气啊,打官司打来个‘法官儿子’,真是前世修来的!”因为和易老太走动频繁,这里的居民也都熟悉了郭祝山,一看见他过来,老远就会亲热地打招呼。

 

  郭祝山和易老太是十多年前认识的。当时易老太与儿媳女士打起了房产官司,当时儿子已经去世,婆媳住在一起别别扭扭,关系相当紧张。法庭判决,在三间一披一院的住宅中,开四道门,闭五道门,另砌厨房、卫生间,将婆媳“隔”开。

 

  郭祝山分析后认为,如果按照判决执行,不仅相互难以让步,而且婆媳矛盾还可能进一步恶化。思来想去,郭祝山觉得还是将她们分开好。他跟房产局、社区、中介公司等多方联系,终于联系到一处比较合适的空房。房子没有水电,他就多次跑自来水公司和供电局协调;房子需要修缮,他就利用休息日,拉来黄沙水泥陪着瓦工师傅一起干;没有钱,就用自己的工资垫着。

 

  为了不让老太着急上火,郭祝山一边忙着修房,一边动员女士搬家,并亲自花钱为老太居住的老房子吊天花板、铺地砖、装电表。每次上门,还给老人拎来水果食品。最终单女士开开心心地搬了出去,老太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活到70多岁了,还没有听说过法官给告状的送礼,这官司怎么说也该了结了!”

 

  老太把老郭当成儿子,逢人就自豪地说上几句,郭祝山笑笑,也不反对。谁也没料到,一对反目成仇的婆媳言归于好,婆媳俩分别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老太逢人便说:“我打了桩官司,得了个儿啊!”

 

  案件结束了,老太惦记着“法官儿子”,郭祝山更是经常看望老人。逢年过节,老太的生日,老郭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上门看望。老太90岁生日时,郭祝山领着全家送去蛋糕为她祝寿,老太把唯一的金器打了四只耳环送给他。考虑到老人年纪大、脾气急,老郭暂时收了下来。今年春节后,老太生病住院,身体每况愈下,郭祝山工作再忙,隔几天必去医院探望,老人的病友都以为他就是老人的儿子。

 

  记者在郭祝山的手机中看到这样一则短信,是今年214日华训玲发给他的。“你走之后,我妈醒了,我告诉她你来过了,她发出咯咯的笑声,是从内心发出的,我好长时间没听过了。昨天下午本来发了病危通知书,你来了,她就好多了,真心感谢你,在我妈最后的日子里,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安慰。”

 

  昨天华训玲带着遗憾的语气告诉记者,妈妈84岁时立下遗嘱,将郭院长是她儿子的话写了进去。现在郭院长退还了金耳环,违背了母亲的心愿,“耳环暂时在我这里放着,等他退休,我一定要给他,说什么也要遂了老母亲的心愿!”

 

  七旬老夫妻  “是你使我们家破镜重圆”

 

  扬州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有三男两女,盖有六间房屋,分家时,每位儿子得两间房。小儿子服刑期间,老两口省吃俭用,在小儿房屋山头墙基上盖了两间简易房自住。小儿子刑满释放后,将父母赶出家门,占有了父母的两间房屋。该案一审、二审判决小儿子败诉,但他拒不履行。盛夏8月,一对老人无家可归,郭祝山在执行该案时放心不下,他虽然心里很是着急,但并未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因为他知道那样只会导致积怨更深。

 

  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也没有解不开的疙瘩。郭祝山受理案件后,遍访当事人的亲友和邻居。听说被执行人最信任的是舅舅,家住念泗新村。郭祝山先后找了4天,终于找到了其舅舅。舅舅很是感动,当即表态帮助做工作。原来,被执行人在服刑期间,其父母在其地基上盖了两间房子,这块地基位置好,被执行人眼下急需要这两间房破墙开店,维持生计。

 

  情况弄清后,郭祝山灵活地提出房屋置换的方案,动员老人把搭建的两间房子让给儿子开店,儿子让出一间房子给父母。郭祝山还自己掏钱,亲自动手为老人安装自来水,并协助其儿子将房屋装修一新,帮助老人搬进新居。最终,30多岁的小儿子跪在父母面前,自掴耳光,检讨自己的不孝行为。此后,他为父母洗衣做饭、端茶送水,还把电风扇送给父亲。被执行人的妻子本来对丈夫已经失望,看到丈夫的变化,主动向法院撤回离婚诉请。郭祝山不但恢复了父母与儿子的亲情,还让一对小夫妻重归于好。

 

  事隔两年,被告的母亲张老太得了胃癌,临终前一定要见郭祝山和郭女一面。当郭祝山赶到时,老人紧紧拉着他说:“我这桩官司终身不忘,是你使我们家破镜重圆,我临走前,再向你说一声谢谢,你是我心中的儿子,你的女儿就是我的孙女,见你们最后一面,我死也瞑目了。”老人还叫来子孙,关照他们今后一定要像郭法官那样做人做事,有事多找郭法官商量。老人交待了这一切后,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郭法官: “关爱是相互的,老百姓对我也好”

 

  昨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基层法官的郭祝山,断案中“换位思考”,对打官司的群众尤其是困难人群给予亲人般的关怀,他本人也被众多群众视为“亲人”。送耳环的易老太,只是其中的一个。

 

  “我不觉得自己付出了多少,人跟人相处,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很多人认为我对打官司的人好,只是看到了一方面,其实,他们对我也很好,常常让我感动。”郭祝山告诉记者,就拿易老太来说,对我就特别好,真的就像对待亲儿子一样。

 

  天冷了,叫晚辈给郭祝山全家送上三双手套。老人过80岁生日时,给郭祝山送来寿桃、寿碗。事隔五年后的一个春节,叫晚辈推着轮椅去他的家,带着水果,给郭法官拜年,晚辈背着老太爬上四楼,老太见了郭祝山全家人说:“人家都说我又有了个儿子,可儿子的家在哪里都不知道,今天来了,心里就安了。”老人话没说完,郭祝山的眼睛已潮湿了。

 

  “我从农村出来的,是党培养了我,人民养育了我,我很满足。”郭祝山说,在群众眼里,法官也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少数法官的言行损害了队伍形象,也使老百姓产生了误解,“要我说,当个群众认可的法官不难,你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真心为群众着想,老百姓就会敬重你,拿你当亲人看,记住你一辈子,再复杂的官司,再难断的‘家务事’,也会迎刃而解。” 通讯员 刘俊 王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