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帮扶:开启失足青少年心灵之门的钥匙
作者:李晓萍 陈家定 发布时间:2011-06-01 浏览次数:976
2011年5月31日,海安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章智敏带领少年法庭法官们,带上精心挑选好的数十样生活用品集体回访了三名特殊青少年。自“一对一”帮扶活动开展以来,法官们与本院判处的23名缓、拘非监禁刑的特殊青少年达成帮扶协议,坚持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扶助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
邻居们说:“是你们救了这个孩子!”
第一站是角斜的小符家,小符16岁时因与他人合伙盗窃走上犯罪道路,4岁时,父母离异,家中只有小符和父亲两人。法官们到达后,周边邻居一下围上来,和小符的父亲一样激动地跟法官们说“谢谢”。小符告诉法官们,帮扶法官小丁经常跟他联系,鼓励他支持他,让他从低落情绪中走出来,现在和父亲生活得很实在,自己在一家机床厂做数控机床学徒工,生活有基本保障。法官们听后都感到很欣慰,在肯定小符取得进步的同时,鼓励他吃苦耐劳自食其力。就在说话的时候,小胡姑姑匆匆跑进来,她说一看到从警车下来这么多人,以为侄子又犯了啥事了,看到一堆慰问品后,饱含热泪地拉起章院长的手,介绍起小符的近况,并当场要小胡在法官们面前保证好好做人。
小徐说:“再不争气,最对不住的是你们!”
第二站是海安镇的小徐家,小徐几年前因贪玩交友不慎参与了一起寻衅滋事案,是这三个孩子中最大的孩子,很开朗也很聪明,判处缓刑后,积极配合社区矫正,认真汲取教训,现生活已步入正轨,正经营一家摊位烧烤。法官们询问了其经营状况、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等情况,小徐告诉法官们,现在的生活很紧凑,连逛街都没空,一定争气好好过日子,并表示自己有收入,请法官们把慰问品带给更需要帮助的人。法官们听到此番话语,内心很高兴,对其提出合法、卫生经营,珍惜家庭,安稳过日子,争取机会回报社会的殷切希望。
镇村干部说:“分管院长带队回访太让人感动!”
第三站是海安镇的小梅,小梅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母亲早逝,父亲常年在外,跟年过七旬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非常拮据。之前,帮扶法官小孙与他接触时,他很少表达,甚至羞于与人正视,但今天看得出他很高兴,把家里收拾得很干净,而且到路口迎接了法官们的到来。小梅除了帮奶奶做农活之外,在家待业。法官们注意到了小梅家用木板搭建的厨房,仔细询问了他的生活现状和今后打算,鼓励其自立自强,人穷志不穷,并承诺与爱心企业联络,帮助联系就业和生活救助,小梅和奶奶激动得潸然泪下。知道分管院长带队集体回访小徐的消息后,镇司法所所长和村支书、村长都赶到现场,谈起小梅的矫正效果和现实困难,对法院结对帮扶的方式大加肯定,对此次章院长亲自带队回访更是感动万分。
在集体回访过程中,法官们听得最多的是“谢谢你们”、“这个帮扶活动太好了”之类的话,但最让法官们欣慰和激动的是,三个孩子不约而同地用语言或行动表示的“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做人,不辜负你们!”
今年海安法院少年法庭成立以来,法官们集思广益开拓创新,在严把涉少案件质量关的同时,更加注重对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和特殊青少年的帮扶感化教育。努力打造青年干警与失足青少年结对帮扶工程、关心青少年爱心企业家同盟两大平台,着力推进融教育、管控、救助、矫治、就业于一体的感化帮扶一体化机制,并将其作为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项目,努力遏制未成年犯再犯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