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办案标兵,人人敬仰的劳动模范,是所在法院年办案数过百件的第一人。退休十余载后,他谱写了人生路上的又一曲华丽乐章:以他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设立短短一年,调结案件196件,涉案标的500多万元,接待群众来访600余人次,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就是江苏宝应法院退休法官,原全国法院系统劳动模范——蔡春道。

 

从“排头兵”到“前哨站”

 

20106月,宝应法院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蔡春道调解工作室”,并将其作为法院前移矛盾纠纷化解关口、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渠道,作为诉讼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应当进行诉前调解的案件,在立案前由蔡春道调解工作室先期进行调解,调解成功需要确认的,由立案庭法官出具确认书;需要出具调解书的,则由立案庭立案后出具调解书,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

 

工作室成立以来,老蔡仿佛恢复了“青春活力”,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早出晚归甚至加班加点。他在职时的工作韧劲又回来了,在规定的调解工作时限内,他总是尽最大努力追求调解结案,最大限度地避免案件进入诉讼阶段。对此,老蔡说:“我多费一份心,业务部门的同志就少操一份心”。考虑到夏天天气炎热,对涉农案件,他总是通知当事人在法院上班时间前过来接受调解。为此他5点多起床,6点多就来到调解工作室,并争取尽早妥善处理好案件,既节约了农村当事人的时间,又使当事人免遭中午烈日的暴晒。对此,老蔡说:“我多吃一点苦,群众就少受一点罪。”

 

3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老蔡匆匆回家吃过饭便赶回了调解工作室。原来,他约了一对闹离婚的夫妻进行调解,因夫妻俩上班不便请假,老蔡就安排在了中午休息时间。经了解,妻子不满丈夫近期天天晚归甚至在外留宿,一气之下诉至法院。老蔡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抓住矛盾症结,很快说服丈夫低头认错,妻子当即决定撤诉。夫妻二人向老蔡鞠躬致谢,并对占用了他的休息时间表示歉意。老蔡乐呵呵地说道:“只要你们能重归于好,我这个班就加得值!”

 

宝应法院院长黄顺祥评价说:“‘蔡春道调解工作室’成立一年来,妥善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既大大减轻了当事人讼累,又有效分流了案件,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压力,同时也拓展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实现了人民调解与司法审判工作的‘双赢’。”

 

从“蔡劳模”到“蔡品牌”

 

今年3月的一天,江苏靖江市某公司的一名诉讼代理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宝应法院立案庭,一边递交起诉材料一边请求立案人员:“我这个案件能不能请蔡春道同志调解啊?他调解得又好又快,上次我们公司的两个案件都是他调解的!”原来,去年年底,该公司有两个买卖合同纠纷起诉到宝应法院,两个案件均由老蔡负责诉前调解。为了摸清情况,老蔡多次上门找两被告公司领导商谈,案件当事人深深地被老蔡尽职尽责、诚恳认真的态度所打动,很快达成了还款协议并如约履行还款义务。这次,又有一家公司拖欠靖江市某公司一万多元货款,该公司立刻又想到了蔡春道调解工作室,他们说:“老蔡调解尽心尽责,让我们省时省力,不愧是法院系统的全国劳模!”

 

随着“蔡春道调解工作室”工作成效的逐步显现和工作优势的逐步凸显,像靖江市某公司这样的“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从罅隙渐生的年轻夫妻到无人赡养的古稀老人,从利益纠葛的生意伙伴到摩擦升级的街坊乡邻,纷纷慕名而来向老蔡寻求调解、进行咨询和接受疏导。如今在宝应城乡,说起法院,很多人马上就能想起蔡春道,一种奇妙的品牌效应正在形成,曾经的“蔡劳模”正在悄然向“蔡品牌”转型升级。

 

从“老前辈”到“领路人”

 

老蔡很关心年轻法官成长,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将自己总结归纳的办案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审判员小华是诉讼服务中心的一名年轻法官,20多岁、尚未结婚的她,常被一些当事人看作“小姑娘”,司法威信的缺失、调解能力的不足令小华非常苦恼。热心的老蔡看在眼里,经常主动协助小华调解案件,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小华增强信心、提高能力。半年时间不到,小华进步明显,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即使转到了案件更加疑难复杂的民一庭工作,小华办起案来也能游刃有余。同事们都说:“老蔡带出的徒弟,不孬!”

 

老蔡经常告诫青年法官,办案要坚持“三不”:无论审理什么案子不谋私利,无论案子涉及什么对象不徇私情,无论案情如何复杂不受干扰;他提出办案要用好“三法”:统筹法、辩证法和心理学方法;他提出调解工作要坚持“四心”:静心听取诉说,耐心疏导情绪,细心理清矛盾,诚心化解纠纷;他提出外出办案要“选一点办一片”、“走一路办一线”……这些宝贵经验是宝应法院年轻法官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