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冠”殊荣的背后
作者:沈 荷 徐 育 翟 敏 发布时间:2011-07-19 浏览次数:1003
镇江,这座江南古城,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军事重地。从1994年第一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之后,镇江夺得“五连冠”。在殊荣背后,有着一支“维军权、解军难、稳军心”的法律拥军队伍——镇江市两级法院。
他们在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中,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镇江中院、京口法院等受到省法院和省军区政治部的联合表彰;裔明根、王成瑶、徐文元等多名干警被评为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省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个人。
“四个百分百”高效常态运转
军人,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社会安定的“守护神”,维护好他们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是一件稳军心、暖军心的大事。
驻军部队战士小陈的父亲与邻居发生纠纷造成轻伤,到京口法院起诉解决纠纷时,本来需要20天的诉讼程序,经“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法官们特事特办,一天之内从立案到调解、执行就处理完毕。
今年6月,镇江中院主动与镇江军分区政治部沟通协调,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涉军维权工作进行了细致规定,将法律拥军工作融入镇江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总体部署。镇江中院院长茅仲华提出“四个百分百”的目标:涉军维权组织机制百分百建设、军地配合保障措施百分百落实、涉军困难当事人百分百司法救助、涉军案件百分百案结事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镇江法院立案大厅已全部设立了“军人军属优先”立案窗口,涉军纠纷一旦立案,立即加盖“涉军”印章,从立案、审结到执行,全程进入“绿色通道”, 切实做到“三优四快”: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针对有些驻地偏远的部队,各法院还灵活采用预约立案、上门立案、信函传真立案,以及巡回审判等便利措施。这是镇江两级法院涉军维权长效机制中的一个基本工作模式。
1998年,镇江首家涉军维权法庭在句容法院率先成立。随后,全市法院注重建章立制,先后出台规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涉军维权的《和谐共建实施意见》、《法律拥军工作站工作规则》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通法律拥军服务热线……
如今,“一组、一庭、一站”的涉军维权网络,已在镇江两级法院建成并高效运转。
“一组”, 全市两级法院全部成立了由“一把手”院长担任组长的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业务庭领导作为成员,统筹全院涉军维权工作,成为各级维权指挥中枢;“一庭”,全市两级法院迅速选调有较高政治素养和法律水平的审判人员组建专业合议庭,目前“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已经全部覆盖全市八家法院;“一站”,即各基层法院分别与辖区内团级以上的部队达成共识,在部队内部设立“法律拥军工作站”, 由基层法院和所在部队涉军维权工作联系人负责日常工作,专门处理涉军维权法律事务,定期开展各项法律拥军活动。
法律拥军解除了官兵后顾之忧
“你们送来的法律服务真是太及时了,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我代表部队官兵感谢你们!”当句容法院一行走访调研驻句容部队某炮兵团时,该团政委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为加强与驻军部队的沟通,增强广大军人军属的法律意识,镇江两级法院积极开展法律宣传、送法进军营、定期走访活动,为军人军属开展诉讼指导、法律咨询和释明,组织模拟法庭、以案说法、编辑涉军维权典型案例等等,和谐共建活动以点带面全面展开。
据介绍,随着“送法进军营”的层层推进,部队官兵的法律素养正不断提高,不少人实现了由学法向懂法层面的转变,咨询问题的专业程度更加精深,参与司法实践的需求明显增强。许多官兵不仅要求涉军维权法庭给予法律咨询解答,同时还要求参与庭审旁听,申请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具体案件的审理。
解放军某部政工干事杨俊杰是润州法院新选任的一名人民陪审员。这是镇江法院在“走出去”的同时,又“请进来”的另一种互动方式。现在,除了在辖区内部队官兵中选任人民陪审员外,目前,全市法院已从驻镇各部队官兵中选聘“特邀调解员”29名。通过这些“特邀调解员”,由他们协助法院做好法律文书送达、部队当事人的思想疏导、调查取证、执行协助等,使镇江两级法院涉军维权案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今年5月20日,在镇江中级法院举办的全市涉军维权联系人工作会议上,镇江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江苏代表各驻镇部队对镇江两级法院表示衷心感谢,认为法院多年来坚持法律拥军的做法解除了官兵的后顾之忧,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卫国之情,为促进军民团结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多方参与 把纠纷调处在萌芽状态
这是一个“化干戈为玉帛”的调解佳话。驻镇某部队与当地一工程队发生民事纠纷,部队向法院起诉。法院立案后,并未草率开庭,而是会同当地武装部对情况进行摸底。随后,法官从细微处入手做好调解工作,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据统计,去年6月以来,镇江全市法院共审结涉军案件14件,其中调解结案的2件,撤诉结案的6件,调撤率达到57.14%。全市两级法院坚持“涉军案件无小事”的原则,从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部队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积极妥善审理每一件涉军案件,受到驻军部队官兵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涉军纠纷案件敏感性、政治性强,应把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前。”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镇江法院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武装部以及军人所在部队的政治部门沟通,建成了多方参与的调解网络,将涉军维权关口前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维权网络延伸至基层,解决问题尽量不出营门。在驻军较多的句容,每当有部队驻训,他们都要派出调解小组进入部队驻训点提供法律服务,协调解决涉法问题。
近年来,在地方各类纠纷案件上升的大背景下,镇江的涉军纠纷和案件反呈下降趋势。说起这“一升一降”,茅仲华告诉记者,多方参与、延伸基层的涉军纠纷调解网络,犹如一个个“缓冲阀”、“减压器”,维护了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促进了军政军民关系和谐。
镇江两级法院法律拥军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为维护部队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镇江市两级法院干警正与驻镇部队全体官兵一道,为名城镇江全力争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冲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