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马晓明 胡亮亮 发布时间:2006-03-06 浏览次数:3606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未成年人是二十一世纪的栋梁,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政治、物质、精神三大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形势极为严峻,造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诸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原因,二是社会原因,三是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笔者现就这三方面的成因浅谈自己的见解:
一、家庭因素。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例如,像保护过度的溺爱型、外出打工的放任型、不良影响的粗暴型等几种教育类型就容易引发不良后果,轻者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重者导致子女离家出走,甚至误入人生歧途。
二、社会原因。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因素十分复杂,以下几个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比较明显:(1)网吧、录像。未成年人一旦迷上网吧,对学习就失去兴趣。一则就会出现旷课、弃学,昼夜泡在网吧里,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二则网吧上的不健康内容极易诱惑未成年人,久而久之,未成年人容易走入歧途,步入泥潭。三是导致未成年人经常处于虚拟的世界中,造成与现实社会的脱节,引发不正确的想法等等。(2)不良观念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由于市场经济的导向,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也随之转变。不良道德和社会风气,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必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3)就业困难。未成年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就业困难,生活来源缺乏,又不愿从事艰苦的工作,思想空虚,整天在社会上游逛,容易同社会上有劣迹的人合流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首先,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自控力弱,行为不稳,模仿力强,极好冲动,易被诱惑,从而实施犯罪;其次,有的未成年人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家庭盲目攀比,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不良企图;三是有的未成年人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各种诱惑,以及一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有一种神秘感,抱着想试试的心理;四是有的未成年人成绩差,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挫,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
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自身原因外,还有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进行综合预防。在此,笔者仅从立法、家庭、学校、司法等四方面应做的几项工作谈谈一己之见:
第一,完善立法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在国外,存在《少年法》、《少年法庭法》,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且在这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无论是否点燃;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买烟,哪怕是为别人买,违者将被处罚;还有的国家规定晚间10时以后,如果商家再向未成年人销售白酒即视为违法。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06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审判工作的开展,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比如,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人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何谓“必要的时候”,有关解释为例如家中无人管教,或者虽有人管教但确实管教不了,或者群众反映强烈,坚决要求政府收容教养。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实际操作。因此,许多未成年人家长和有识之士,呼吁有关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使我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石。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增强监护人应具备的育人素质。未成年人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和掌握。家长们要以身教言传的方式来教育和影响子女,成为子女的良师益友;家长还要确立正确的育才观、价值观,正确、及时地摸清子女的心理特点和言行动向,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此外,家长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尤其对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子女不要随意揭短,注意给子女留面子,多鼓励提高子女的上进心、自信心;同时,避免子女在社会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不但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学校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的前沿阵地。假使由于家长教养不当,那么学校对于塑造未成年学生一个良好个性起着无以伦比的作用。学校应该做到:(1)重视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法律的教育,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未成年人对法律有所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学法、守法、用法的本领;(2)重视教师队伍的普法教育,使广大教师在学法、守法、用法等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3)完善兼职综治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兼职综治副校长要积极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4)建立监督制约和激励制度,增强学校、老师和学生学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将法制教育逐步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去。
第四,司法机关负有教育、挽救失足未成年人的重要职责。未成年犯既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司法机关在坚持依法办案的同时,还要重视教育、挽救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教育失足未成年人的新途经。当前,最关键、最急需的是要做好判后帮教的延伸工作,对服刑中的未成年犯要实行跟踪帮教,对判处缓刑、管制的未成年犯要认真落实好帮教措施,在其刑满后要多给一分人文关爱,不能加以任何歧视。社会各界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以预防他们重新犯罪。此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游戏机房和录像厅等娱乐场所的长效管理,严格控制在校未成年学生进入娱乐场所,有效规范娱乐场所的管理秩序,对各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要坚决予以清理、整顿和取缔。
总之,预防未成年犯罪是一项紧迫、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经过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未成年犯罪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各种有效手段,同时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就一定能够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的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