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纸诉状就给我立案啦?真不敢相信。”在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立案成功的当事人小王感叹道。因为找不到被告,也无法得到对方的身份信息,他一直担心自己没办法打官司。

  先行先试立案登记制,是开发区法院各项改革工作的一个缩影。“把工作做在前头,不能等靠。让群众熟悉法院、信任法律,为群众主动解决问题,这是基层法院践行依法治国的根本。”院长高国华说。

  坚持“开门司法”,用公开赢信任,开发区法院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全国率先实行对聘用书记员职级评定,实行三等九级。丁卯法庭被确定为首批人民法庭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将全院21个法庭升级成全数字网络直播法庭。今年以来,网络庭审直播358次,位居全省法院第一位,被江苏省高院点名表扬,上网发布裁判文书3390篇,位居镇江市法院第一。开通全省首家网上司法拍卖平台,今年以来,网上拍卖标的物42件,成交金额7300余万元,拍品上传数量和成交数量在全市乃至全省均名列前茅。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启用4G视频指挥系统和执法记录仪,现场执法。

  “每天早上9点,我都习惯打开微信看法院的以案说法,了解法院最近的工作动态、重大案件的审判信息。也有利于我开展工作,在生活中教育他人。”人大代表吴江说。由于工作得到广泛认可,法院官方微博“粉丝”14万多,“粉丝”数量排名全省法院第二,领跑全省基层法院。2013年7月,开通江苏法院系统首家实名认证的官方微信平台,微友2500多名。2013年底,在镇江新区人大工委“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专项评议中,开发区法院综合得分遥遥领先。

  该院敞开大门迎群众,让更多的老百姓打得起官司,愿意来法院解决问题,感受到司法人文关怀。农民工徐某,其母亲瘫痪在床,女儿在上小学,妻子去世了,在上班的途中被车撞成尾椎股严重骨折,肇事车主还拒不赔偿。无奈之下他起诉到了该院。该院立即允许他免交诉讼费、缓交鉴定费。经优先立案、审理、执行,徐某拿到了肇事车主赔偿的4万余元。据高国华介绍,2014年以来,开发区法院对23起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缓、减、免,共计86122元。先后向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申请人又特别困难的13件案件的17名涉特困申请人进行司法救助,共发放救助金213400元。

  该院吸引更多的民众熟悉法院,认识法官,感受法庭。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伯先中学七年级学生张江宁第一次旁听庭审,“感觉法庭很庄严,今天是国家宪法日,很高兴有机会旁听,我还会推荐其他同学来。”在之前举行的中小学生模拟法庭,新区大港中学初二学生吕典担任审判长,“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还可以多多参加类似的活动,体验其他各类职业。”

  开发区法院平昌法庭,是江苏省首家社区法庭。平昌新城社区有5万人,而法庭只有8名工作人员。“不用预约,只要拿身份证,就可以旁听公开审理的案件。”庭长张凯介绍说,由于和社区居委会同楼办公,经常有社区居民来法庭旁听庭审。法官走在社区路上,总有居民上前聊聊家长里短、问些法律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着重强调普法宣传教育。青少年是法治建设的未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法院责任重大。要让更多的孩子熟悉法院,认识法官,树立法治意识。”高国华院长说。学生们第一次来法院都深有感触。

  “旁听和观摩庭审,不仅让我们对法院的工作有了更加实际的接触和全面的认识,也有助于人大依法开展监督。”大路镇人大主席张庆龙如是说。

  让民众熟悉法院,认识法官,培育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开发区法院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