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素质和总体状况,不仅是一个国家强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纵深发展,各种思想、生活方式相互碰撞,一些青少年禁不住诱惑而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犯罪率在逐年上升,犯罪呈低龄化、成人化、团体(集团)化和犯罪手段残忍化等特点。笔者认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不单一个青少年问题,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除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和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等普遍存在的内在原因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它的外部因素。
  一、关于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外部因素
  首先是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家庭的基本功能之一。家庭教育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良好家庭教育与和睦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孩子正常健康的性格气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道德观,而不当的家庭教育和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具体表现为:第一、溺爱放任型。过分溺爱子女,放任自流,对子女缺乏管教。第二、简单粗暴型。望子成龙心切,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棍棒相加,使子女出走,失去管教。第三、撒手不管型。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外出打工赚钱或酗酒、赌博成性,不照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子女撒手不管。第四、家庭不睦型。有些父母经常吵架,甚至离异,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创伤,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生活上的温暖与照顾,以至走上犯罪道路。第五、家庭困难型。有的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或家长身患重病,有心无力,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其生存权益受到侵害,在此情况下,便产生了违法犯罪的心理。
   其次是学校因素。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未成年人的成长,学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校教育,还可以对不良的家庭教育起到矫正和弥补作用,并帮助青少年抵制和消除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失误又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青少年越轨行为的产生。具体表现为:第一、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有的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放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其结果是对后进学生往往置之不理,倍受冷落,甚至进行歧视、批评和体罚,致使这些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和屡遭挫折、失败,渐渐产生自卑感,常常破罐破摔,成为学业与品德的“双差生”,也正因为如此,学生旷课、逃学和辍学等现象便成为当今校园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有的学校甚至还借故将学生赶出校门,推向社会。第二、一些学校和教师管理不善,纪律松散,没有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不正之风盛行,加之社会一些闲散人员自由出入学校,学生在此环境下,极易受到恶习感染,滋生违法犯罪心理。第三、学校与家庭沟通不畅通,教育责任相互推诿。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基本环境,家长与教师共同承担对他们的教育责任。但有些家长,因忙于自身事业,缺少与学校的沟通,对孩子在校内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基本不了解,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经常旷课、逃学也一无所知。第四、有的学生家长为能使子女考上理想的学校,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升学率较高、离家远的学校读书,这些远离父母的学生在外寄读,使一些寄读生处于失管状态。
  再次是社会因素。现在的社会是开放的,经济文化开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再加上人性的解放,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正面、负面的影响。现代城市社会,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局面。传统的电影、戏剧发展平缓甚至出现下降趋势,代之而起的是电视、录像、VCD、DVD、舞厅、电子游戏、迪厅、网吧等各种娱乐场所,极易吸引青少年。部分青少年甚至彻夜不归!一些不健康的如黄色音像制品、赌博游戏等不良的社会文化极易腐蚀青少年。加之,在拜金主义的生活目标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有些青少年的幼小心灵种下了贪慕虚荣的种子;有的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讲排场,摆阔气,讲吃喝等不良习惯应运而生,没有钱不是偷就是抢,在社会上危险素的影响下,哥们义气、两肋插刀,导致铤而走险,进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观,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子女先好好做人。家长要以身作则,多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为子女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要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教育,不断防止和克服青少年沾染上违反道德的坏意识、坏毛病、坏习惯,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与温暖,使青少年安全度过人生的“危险期”。
  2、构筑家庭与学校的防范体系。在预防青少年犯罪这一艰巨而意义深远的过程中,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共识,而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又是这其中的核心部分。对于学校来说,在教书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人性化教育,尤其要加强后进学生的教育与关心,让青少年学生除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接受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正确引导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学校和家庭之间也要进一步增强联系,加强合作,各就其位,各负其责,以弥补单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缺陷,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优势互补,从而共同构筑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防范体系。
  3、整治淫秽、凶杀物品的制造与传播,彻底根治这一毒瘤,绝不手软。淫秽、凶杀等物品它尤如一个个毒瘤,正在无情地侵袭并肆虐着青少年的健康肌肤,践踏着青少年幼小的心灵。因此,建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加大处罚力度,千方百计地严厉打击并彻底根治这一毒瘤,净化娱乐场所、同时要尽可能多建立一些积极向上、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和设施,如儿童游乐场,青少年俱乐部,冬、夏令营等。
  4、完善教育模式,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有关数据表明,在校学生的犯罪率虽然很低,但从学校产生出的“问题少年”却不少,他们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中小学校应当担负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责任,应该完善教育模式,把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教育阶段。有条件的学校,要在中学试行法律知识普及合格证制度。同时,学校还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5、不断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做好青少年犯罪的感化、帮教和矫治工作。综合治理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作为政法部门在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同时,还要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未成年犯的档案跟踪制度,积极做好他们的感化、教育、矫治和挽救工作,不断深入学校、社区、街道、农村进行法制宣传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避免以后重蹈覆辙。同时,还要积极取得社会各界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充分发挥其各自的责任与作用,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