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蔡可勇从江苏沛县法院到睢宁任院长,三年后这里成了全省优秀法院,今年<<中国人大>>刊物两次专题介绍了该院的工作,如今,前来参观学习的法院络绎不绝,这一切都缘于敢立潮头的领头人--院长蔡可勇。

当务之急抓执行

蔡可勇到任时,睢宁任院“执行难”在辖区反映强烈,全院有多达3500件积案不能得到执行,成为当事人关注的焦点,涉法信访的集中点。时年39岁的蔡可勇有着丰富执行工作经验。他深知执行在法院工作中的地位,他决定从攻克执行难入手提高法院的威信,当年3月,确立了“精审判、强执行”的工作思路,一次将多名审判一线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好的审判法官调去搞执行,将执行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增加到40人,并率先在全市基层法院成立了执行局,亲自分管执行工作。

从此,三个“分离”、人大跟踪执行、定期通案、涉府座谈等灵活的执行措施、有效的激励手段,使得一大批老大难案件得以执行,一时间,中央、省、市电视台多次报道睢宁法院的执行工作。执行、宣传相得益彰,让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循环,2006年3月睢宁法院执行局被评为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先进集体。今年1-10月,共执结案件1063件,执结率达75.79%、执行到位率76.39%,信访投诉的仅有5件。均居全市前3名之列。

立足长远行改革

蔡可勇深知没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法官队伍,是不能出色完成审判工作的。面对人员缺编,进人留不住的局面,他决定筑巢引凤,先购装修一新的单身公寓,然后向睢宁籍在校大学生寄发招录信息,引进了专业人才,缓解了人少案多的压力。可他突然将审判人员充实到执行队伍中,一下将一线审判人员减为23人,一时间大家叫苦不迭,要知道与案件相比这是23与3000的抗衡,而蔡可勇的理由特别简单压重担塑能力。一年下来,审判人员人均结案最多达245件,而上诉率为7.9%、发改率仅为1.32%,当年被评为全市先进法院。蔡可勇笑了橘生淮北,改变一下环境就结橘了。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职业化改革的起点。

2005年7月,睢宁法院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确立为法官职业化改革试点单位,蔡可勇更加充满了信心,他把法官助理确定在书记员中选任,激发了年轻人的活力,原先单打独斗的法官,在配备一名助理、一名书记员后,顿觉轻松起来。就在这年年底,因审判质量和管理指标的突显,睢宁法院被省高院评为先进法院,蔡可勇本人也被记了个人二等功。

对于付出的回报,蔡可勇处之泰然,他不停的思索着下一个实施方案,今年7月,他借助审判助理的成功经验,顺利推广了执行法官的助理配备工作。

便捷高效建“两庭”   

和蔡院长一起工作总有一股泉涌的力量,因为他的思路总在不断的翻新,遥不可及的事情总会逐渐变成现实。

02、03年睢宁法院两度被拆迁,全院干警挤在城关法庭和就近租赁的厂房内办公。选址建院已势在必行,当他拿回九层大楼的设计图纸时,干警们都为他捏了把汗,必定辖区政府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支持法院,每年只有300多万的诉讼费收入,可他坚持的理念是一次性的投入是最大的节约

接下来,蔡可勇不停的奔波,从中央政法专项资金到省市相关部门,能争取到的都争取了,深受感动的全院干警也纷纷解囊。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座现代化办公大楼拔地而起。内置网络信息功能齐全,人手一台电脑,一步实现了庭审视频化、办公无纸化、管理网络化的目标,四个法庭也建立了网上立案、电子签章系统,为审判工作便捷、高效提供了方面。提起那段艰辛,他的司机小孙最有感触:给蔡院长开车真累!

如今,他常在接待省内外来院参观者面前介绍该院正在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前不久,蔡可勇提出的用三年时间争创全国优秀法院活动,在省市法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仪式正式举行。看到蔡院长步履矫健的走上前台,干警内心总是生腾一股向上的力量。不过,每每看到他的板寸头上频添的白发,又有心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