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承受之重
作者:杨萌 发布时间:2015-03-19 浏览次数:2946
余华的笔调总有种不动声色的冷酷。《活着》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一个殷实地主家的少爷嗜赌成性散尽家财,而后被拉壮丁参加内战后释放回家,他经历了从父母双全儿女绕膝到茕然一身,所深爱所珍惜的人们纷纷离他而去,最后唯有一只老牛与他相依为命。我感受到的竟然不是命运的悲苦而是生命的无常。人究竟可以承受多重的苦难,即使失却所有仍然会为了活着而努力生活吗?
故事的开始,一个走街串巷的青年看到一个老人吆喝着一只老牛耕地,老牛在疲惫中迟缓了步子,老人吆喝起奇怪的句子:“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年轻人好奇问道为什么一只牛会有那么多名字,老人神秘地说:“我怕它知道只有自己在耕田,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它,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这个剧情似乎无谓而荒诞,但看完全文却能体会老人快乐的笑容下埋藏的忍耐与悲哀。二喜,老人福贵女婿的名字。有庆,儿子的名字。家珍,妻子的名字。凤霞,女儿的名字。苦根,外孙的名字。而老牛的名字福贵,恰是老人的名字。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别离,所有的亲人都以各种方式突如其来或者缓慢地离他而去。《活着》这个标题下的这本书,恰是一本描写死亡的书,书中人物不同的死因让读者倍感死亡的恐怖。然而,在一次次的送别中,生活总能够带来一些新的盼头和希望,父亲死去了,妻子家珍重新回到家庭;母亲死去后,福贵从军回到家乡;有庆死去后,凤霞嫁给二喜;凤霞死去后,苦根嗷嗷待哺……死的恐惧和生的喘息正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活着的不易与坚强。送别了所有的亲人,福贵仍然能够在夕阳下带着老牛唱着古怪的歌谣。福贵不识字,无法用精致的知识去消化和升华生活的苦痛,他不信仰宗教,并没有用虚幻的来世天国去说服自己,他只是努力地活下去,清醒地痛苦并在继续的生活中找到微末却可贵的乐趣和期待。正如余华所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很早以前很喜欢一个诗人的一句话:“生命啊若不是你两头漆黑,谁会爱上你灰色的中段?”生命中自有死的沉郁和生的欢悦,这正是生命可以承受的重量。即使风刀霜剑严相逼,我们仍然可以温柔而友好地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