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进心坎“解”千结—通州法院调解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纪实
作者: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王瑾 发布时间:2021-10-12 浏览次数:11010
“我们其实也不想闹到打官司,谢谢你们,这下可以过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了!”9月20日,通州法院兴仁法庭里,一对夫妻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在副庭长洪峰的耐心调解下,双方互诉衷肠、打开心结,最终和和气气牵手回家。
这是兴仁法庭今年调解的第320个案件。近年来,通州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依法行使审判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纠纷化解“前哨站”作用,探索情理法相融的工作方法,用倾心调解的“音符”,奏响村居和谐“主题曲”,发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最强音。该院近三年来调解撤诉率连续位居全市基层法院第一、全省基层法院前列。
多方联动
善解“感情结”
2020年伊始,通州法院高新区法庭接到一起人格权纠纷。原告与被告是逝者分别与两任丈夫的后代,双方为逝者骨灰与哪任丈夫合葬发生争执。
承办法官赵广荣受理案件后考虑到,目前关于近亲属之间骨灰管理处分权尚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缺乏明确法律法规依据,同时逝者近亲属间夹杂复杂的情感以及利益关系,处理时必须考虑民间风俗习惯、情感血缘等因素,于是他选择在“村居法官工作室”先行调解。在向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具体情况后,赵广荣又邀请了熟知本地风俗、调解经验丰富的人民陪审员、当地村干部一同参与。在考量当事人意愿基础上,结合农村集体丧葬政策与公序良俗,通过不断调整完善方案,双方最终就骨灰安放达成一致意见,抚慰人心亦让逝者安心。
调解是共同责任,事关全局。“村居法官工作室”是通州法院调解工作的亮点品牌,工作室让法官、村官、人民调解员、调解志愿者共处一堂,将单独化解矛盾纠纷、接受法院委托调解、协助法院化解矛盾纠纷业绩等纳入年度考评,充分调动村居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联动攻坚小组。
近年来,通州法院紧紧依托南通大调解格局,着力积极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立体调解网络,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方面,以“一站式”建设为抓手,引进调解能手,推动诉调对接,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协助调解,集聚解纷合力;另一方面,下沉村居网格,完善庭所共建机制,持续开展矛盾调处、民调培训、法律宣讲等工作,满足多元化解纷需求。2021年以来,全院共调解案件2829件,网格法官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先后累计办实事220余件、巡回审判72场、民法典宣讲61场,着力激活基层治理法治建设引擎,提升人民和谐生活指数。
将心比心
巧解“事业结”
调解行不行,要看理念牢不牢。通州法院历来注重引导干警树立“以人为本”的宗旨,实现“包青天坐堂审案”到“老娘舅一线办案”的理念转换,营造良好调解文化氛围,践行“能调则调、调解优先”的工作原则,用“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将“结案了事”变为“案结事了”。
近日,民二庭副庭长邓建华在处理一起公司解散纠纷案中发现,尽管原被告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其共同经营的农林公司已丧失股东“人合性”,但公司现有经营状况正常,尤其是几百亩树苗已成林,具备良好经济价值。他敏锐察觉到,一旦判决公司解散,无异于宣告公司“死亡”,经营成果付之东流,对当地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不良影响。邓建华结合实际,下定决心“调调看”,一边对不肯解散公司的被告因势利导,一边对坚持解散公司的原告晓以利弊,最终形成那个最优调解方案,原被告一致同意股权转让,使公司得以存续。
一次成功的调解,挽救了一家企业,优化了地区营商环境,更成就了被告陈某奋斗数十年的人生事业。陈某特意制作“法官倾力调解破僵局,生态农业焕发新生机”的锦旗,送到邓建华手中以示感谢。
除了“将心比心”的调解理念,通州法院还进一步优化审判团队设置,组织调解理论业务培训,开展传帮带结对交流,培养“能调善判”型的中青年法官群体,着力打破“民事诉讼调解以经验为主”的传统思维,全面提升调解能力水平。通过一系列规律探究与深刻总结,通州法院先后培养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杨美华等调解能手,形成了“叠加式调解法”“借力调解法”“多案联调法”等特色调解经验,为开展调解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与遵循。
释法说理
力解“金钱结”
“调解绝不以牺牲审判效率为代价”,为了最大程度保护群众权益,通州法院将调解贯穿审判始终,在进行立案调、庭前调、开庭调、庭后调的基础上,扩大调解适用范围,将其延伸至诉讼保全中、判决后和执行阶段,形成机动灵活的全程调解机制,有力助推审判质效提升。2020年,全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73天,位居全市法院第1位,低于全市平均审理天数。
向破解难题要效率。9月26日,速裁庭副庭长葛娟正在调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情并不复杂,但简单判决后,原、被告双方家庭困难,加之赔偿金较高,面临执行困难,更会让两个家庭雪上加霜。于是,葛娟分别与原、被告交谈释明,双方相互协商调解,三个多小时后达成了分期支付赔偿款的协议,解决了两个家庭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执行局干警李金萍运用调解,迅速化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执行案件。由于被执行人不认可赔偿金额而拒不履行,迟迟不现身。李金萍多方查找后通过电话联络,既进行释法明理、判后答疑,又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很快让大家“袒露心声、坦诚相待”,敲定赔偿金额,仅用9天便让远在宁夏的申请人收到拖欠许久的工资款。
妥善的调解,在解决当事人困难处境的同时,还让推进受阻的案件重现生机,柳暗花明。无论是高效调解,还是公正判决,其最终指向都是群众认可满意。面对法院纷繁复杂的案件类型,通州法院在依据法理的同时更贴近民情,适时运用调解方式,更好地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促进社会和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散调解思维,培育优质人才,激发审判活力,调出‘冰释前嫌’的和谐曲,解开‘急难愁盼’的烦心结,为基层社会治理贡献出法院力量。”通州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黄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