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金山湖法庭:打开“家事纠纷一站式化解”新模式
作者: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 润萱 发布时间:2020-09-16 浏览次数:10876
8月10日,江南古城镇江迎来了立秋后的第一场暴雨,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金山湖人民法庭的家事调解员孙海芬捧着手中的调解记录本,翻到记录着张某离婚纠纷的那一页,不由回忆起一个月前她刚来时的场景。
那一天,气温高达40度,下午两点,法庭刚开门,脸被晒得红红的张某走了进来。“我要打官司,在哪儿立案?”张某的眼睛也红红的,汗水划过神色憔悴的脸颊,脸上的防晒霜也被冲掉些许,显得有些狼狈。
经验丰富的孙海芬一看,就知道是来离婚的,她迎上前去,细声询问详情。原来,张某(女)与李某(男)在二年前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孩子出生后,为方便照料儿媳和孙子,李某的母亲和张某夫妻共同生活。但是,由于两代人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在八个月大的孩子的饮食、日常照料中矛盾不断,婆媳之间多次争吵,张某觉得心力憔悴,甚至有轻度抑郁症的倾向。加上今年疫情的暴发,婆媳在家中日日相对,矛盾冲突进一步升级,张某遂产生了离婚的念头。
“孙大姐,我已经考虑了几个月了,天天晚上睡不着,这日子没法过了。”张某情绪十分低落。孙海芬告诉她,金山湖法庭是专门审理家事纠纷的法庭,采用“诉前调解+立案审判+诉后回访”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模式,调解员和法官都有着丰富的家事纠纷处理经验,一定能帮她解决问题。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孙海芬多次通过电话沟通、约当事人双方面谈、联系张某婆婆等多种方式进行调解,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余法官,这个案件虽然要立案进入诉讼程序,但是我觉得小夫妻还是有和好的可能,张某与婆婆之间的矛盾也是因为对孩子照料的理念不同,婆婆的出发点是好的,对孙子也十分疼爱。”孙海芬将详细记录着该案的矛盾焦点、调解记录及调解建议的函移交给承办法官余波。像这样诉前调解和立案审判无缝对接的处理模式,有效避免了对家事纠纷当事人的二次伤害,尤其是像张某这样有轻度抑郁症倾向的当事人。
“以往的社会调解与法院审判存在脱节的弊端,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当事人需要将前情详细的再陈述一次,无异于将自己的伤口再撕开一次。”谈及一站式家事审判的优势,余波戏称,“就好像是超市和专卖店的区别,我们将诉前、立案、审判、教育无缝串接,做到了全省唯一。与其他法院将家事审判放在法院内部的做法相比,我们另外选址设置专门的家事法庭,法庭考虑了环境氛围的总体打造,包括诉讼后市场承担教育职能的“和润家风馆”,审判上配有专门的家事法官,使家事审判做得更精更细更扎实。”余波还说,“单独设置家事法庭,也考虑到了当事人不希望他人来围观的心理,家事纠纷调案重在调心。”
8月28日,这场离婚纠纷在以暖黄色调为主的家事审判法庭开庭,不同于标准化的审判法庭,这里的原、被告席位并非面对面设置,而是平行设置,双方当事人均面向审判席,有效避免了双方产生对抗的负面心理。有了孙海芬关于前期双方的婚姻状态、调解方案的汇报,法官很快进入诉讼中的二次调解阶段。
客厅式环座的调解室内,原、被告的名牌被丈夫、妻子的名牌所取代,轻柔舒缓的音乐,法官的循循善诱,丈夫诚恳的挽回,张某的心惭惭松动……,“小张,家千万不能散!这事怪我,不该掺和你们小俩口照顾孩子的事,以后只要每周带小宝来看看我就行了,你们好好过比什么都好。”张某的婆婆经过孙海芬的劝说,认识到自己过于干涉了年轻人的生活。
婆婆的歉意和丈夫期待的眼神,终于挽回了张某,她不再坚持离婚,并撤回了起诉。
像这样经过诉讼中二次调解解决的家事纠纷并非个例,实践中,一站式家事审判模式达到了1+1>2的效果。有数据显示,进入诉讼程序的家事纠纷,有一半以上的案件通过二次调解解决,家事纠纷整体调撤率达到75%以上,高于2019年全省民事案件平均撤调率1.5倍。
余波表示,这一切得益于一站式模式沟通更加顺畅,诉前诉中环环紧扣不脱节,穿插其间的“和润家风馆”作为家风教育的重要阵地,吸引前来诉讼的当事人及亲属主动参观。如果以法庭每年审理600-700件家事案件来估算,每年家风馆会有3000人以上踏足其中,他们在馆中感受到的良好的家风、家训,会触动亲属们主动做当事人工作,成为家事纠纷的“编外”调解员。据统计,自2015年法庭建成后,家事纠纷调撤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
“都说清官难断家事务,家事纠纷,更重要的在于打开当事人的心扉。我们在诉前的接触中,与当事人建立起亲近的关系,也将这种亲近传递给家事法官,每一起调解成功的家事纠纷都是金山湖法庭一站式家事审判模式的有效实践。”资深家事调解员孙海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