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别报道 | 江苏法院涉民生案件执行工作纪实
作者:新华日报 陈坚 发布时间:2022-01-20 浏览次数:7731
“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涉民生案件的执行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切身感受,还关系到社会稳定。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法院认真按照“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基层解难题”实践活动要求,坚持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做到党史学习教育与队伍教育整顿紧密结合,持续深入推进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走深走实。
全省各级法院围绕“涉民生案件力争年底前全部执结”工作目标,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办理期限,加大执行力度,专项执行行动取得良好成效。省法院组织推进涉民生案件执行、执行案款清理等工作经验还被中央教整办刊发。
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123779件,执行到位金额53.9亿元,2021年救助申请执行人842人,救助金额1452.8万元,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不断提升。
“执行风暴”强化震慑显威力
“所有人员立刻出发!“
随着海门法院副院长郭建雷一声令下,2021年12月4日,在宪法日当天的凌晨,海门法院39名执行干警闻令而动,根据既定方案分10组迅速奔赴各个执行现场,掀起新一轮涉民生执行“江海风暴”专项行动。
该次行动的重点是集中清理拒付“三养费”、拖欠职工工资、工伤赔偿款等涉民生执行案件。执行干警奔赴各乡镇村落、城区街道,顶着寒风敲响失信被执行人的家门。凌晨5点,雾霭沉沉中,执行干警远赴如皋,来到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被执行人吴某家中,面对突然上门前来的执行人员,睡眼朦胧的吴某从床上惊醒。“这个案件拖了许久,你拒不履行义务,现在跟我们到法院处理,”在强大的执行震慑下,被执行人最终与19名农民达成和解协议。
半个月后的12月19日,周日,滴水成冰,泰州中院及海陵、高港法院执行干警在省法院的统一部署下,利用周末时间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共计出动警车9辆,执行干警58名, 4名媒体记者和三名人大代表参与见证了执行,经过一天的奋战,共执行案件10件,拘传1人,扣押车辆1辆,搜查3处,顺利执结案件5件,执结了一批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骨头”案件。
以上是全省各级法院常态化集中开展涉民生案件的缩影。江苏法院常态化开展“凌晨执行”“节假日执行”“午间执行”,形成对被执行人的高压态势,并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对每一件涉农民工工资案件进行拉网式清理。
会同江苏城市频道在全省13个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冬季攻势执行直播行动”,无锡中院开展“雷霆执行”,淮安中院推进“暖冬行动”, 盐城法院常态化开展“盐阜风暴”,持续加大涉民生专项执行力度,形成强大社会声势。
南通中院执行局前往案款发放现场进行督导,确保辛苦劳动一年的农民工们顺利领到工资,安心过年。摄影者:刘晓健
南通中院执行局局长杜开林告诉记者:该局立下“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执行活动保障百姓权益”的军令状。2021年以来,南通全市共组织开展集中执行13次,截止目前,全市集中执行累计出动警力2771人,警车695辆,执结案件620件,执行到位6355.84万元。
江苏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常态化开展涉农民工工资、工伤赔偿、追讨赡养费和抚养费等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切实维护百姓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与使命。
省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成如是说。
聚焦“急难愁盼”破解身边难题
2021年11月18日上午,南京市秦淮区法院一楼大厅人头攒动,省法院在南京市秦淮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在这里举行全省法院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一位李大妈在拿到2万多元执行款后告诉记者:自己被同事欠款几年后才想到去法院起诉,没想到“养老钱“一下子就执行到位了。”据了解,本次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涉及多个类型的民生案件,全省共设立执行款发放现场96个,发放执行案款6.2亿元。
“感谢法院帮我们拿到了钱,我们就等着这笔钱治病呢!”
近日,无锡惠山法院执行干警经过连续三天的不懈努力,为身患重病的申请执行人执行到了救命钱,缓解了燃眉之急。
申请执行人祝某因与朱某、简某是朋友关系,便将“养老钱”借给他们,但此二人因经营不善拒不还款。祝某遂将他们诉至法院后达成调解协议。但朱某、简某仍未按协议履行,祝某只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后,申请执行人祝某找到执行干警,称其患有重病,其妻子也常年卧病在床,两人均等着这笔钱治病。“这可是申请执行人的救命钱啊!必须要争分夺秒。”执行干警了解到申请人情况的迫切性后,立即开展行动,将二人带回法院,可两人却根本没有积极还款的态度,还索性两手一拍耍起赖来,称没有钱还,任由法院处置。鉴于被执行人的恶劣态度,惠山法院拟对朱某、简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并带至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及体检,为拘留做准备。朱某、简某这才感受到了法院的执行威慑力,知道法院对他们的拘留已经势在必行,于是连忙开始积极电话筹款,并筹到了8万元偿还了被执行人,前后仅用了三天时间。
全省各级法院还扎实开展涉农民工工资、工伤、医疗、抚恤、抚养、赡养等案件集中执行,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案款”原则,切实提升涉民生案件执行效率。本着便民、高效、快捷的理念,全省各级法院均已建立执行事务中心,设置集中接待来访与集中接处举报电话场所,为执行案件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又面临生活困难的案件,充分运用司法救助机制,穷尽一切措施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已救助申请执行人606人,救助金额823.95万元。
“科技赋能”服务民生再升级
用现代技术手段为涉民生执行“加持”,江苏法院实现执行工作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转变。
省法院全面完成执行工作“854模式”迭代升级工作,建立健全以执行指挥中心为中枢,以“执行办案无纸化”与“执行事务中心”为依托的民事执行实施权“一体两翼”新机制,全面推行便民、利民的执行事务一站式服务,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成效。
在淮安中院执行指挥中心负责人张同辉的演示下,以查控财产为例,记者看到执行立案后,执行指挥中心24小时内便可发起网络查控,调查指令发出后5个工作日内便可完成线下的查询、查封、冻结、扣押等工作。同时一键生成文书、一键网络查控、一键上网拍卖等 “N个一键”系统大大简化了办案流程,实现执行从“手动”变“自动”。
无锡新吴法院在执行李某与无锡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一案, 经线上查控,被执行人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但该公司仍在正常经营,唯独负责人避而不见。执行法官遂在企业经营场所安装电子封条,一旦人员进出监控区域,电子封条会发出“法院查控财产请勿靠近”语音警告,震慑现场人员。安装电子封条后的第二天,“失联”老板就主动联系法院,愿主动履行义务,请求拆除电子封条,后该案顺利执结。
正是由于科技赋能,全省法院首次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从2018年的154天缩短至目前的86天,执行完毕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从100天缩短至56天,法定期限内结案的比例从不到75.15%提升到97.02%,使人民群众权利兑现的时限大为缩短,获得感不断增强。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执行为民永远在路上。江苏法院执行干警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