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活动.jpg

“作为刚刚入额的年轻法官,我们要形成乐于学善于思的良好习惯,帮助自己转变工作思维、提高工作效率,学会耐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赣榆法院第20期青年干警沙龙上乔志新正在与大家分享心得体会。

青年兴则法院兴。近年来,赣榆法院高度重视青年干警培养,健全机制,为青年干警快速成长铺路引航。青年干警获省级以上荣誉11人次,15人次获评市级、区级“青年岗位能手”“十大杰出青年”,该院团总支获评市级五四红旗团总支,4个集体获评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回眸赣榆法院青年干警成长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奋斗轨迹。

一线磨砺,事不避难

“农民固守土地,生于斯,长于斯。两分土地、900块钱,对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古稀老人而言,那是他的命根子。”刚刚结束了庭审的海头法庭法官助理田文婧说,这个案子只是基层法庭遇到的众多纠纷的一个缩影,但于当事人而言,是新的希望,是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在基层法庭,群众接访、纠纷调处、法律宣讲是每一位青年干警的“基本功”,而法庭轮岗锻炼制也是赣榆法院青年干警工作的“第一站”,这里不仅是青年干警成长的摇篮,也是后备干部的培训基地,安排新入院干警在法庭历练2-3年,已成了赣榆法院不成文的一项规定,53%的中层干部具有法庭工作经历。

搭建好平台更要懂得引导青年干警去“挑担子”,使青年干警在实际工作中经受磨练,逐步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法官进网格”就让赣榆法院的青年干警扎扎实实的与一线群众“打成一片”。依托审务工作站,选派青年法官每周驻站值班,67名青年法官、法官助理全部下沉网格一线,担任“法治副片长”,开展巡回审判、纠纷排查化解等200余场次;成立“青年文明”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法治宣讲、疫情防控、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等1500余场次。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丰富青年干警的实践能力,扎实理论功底,帮助他们把工作中的“地气”转变成办案时的“底气”。

导师引领,借炉淬钢

青年干警学历高、有活力,但审判、调解等工作能力不足。为促进青年干警健康成长,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审判经验和工作方法,该院选任10名资深法官担任青年干警导师,综合考虑青年干警性格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导师专业特长、工作经验等,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为青年干警精准配对导师,通过业务指导、文书点评、疑难案件研讨等方式,针对性地传授经验,强化“传帮带”。

除此之外,赣榆法院还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邀请全国先进典型姜霜菊等作事迹报告,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等活动,组织青年干警跟班市级以上先进典型,到“党员先锋岗”“巾帼示范岗”定点学习,在全院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就这样,一批跟随“前浪”迅速成长起来的80 、90“后浪”们,成为赣榆法院不断前进的中坚力量。

素能培优,百炼成钢

承担省级重点调研课题2项、83篇信息被上级采用,17篇论文在全国、全省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这组亮眼的成绩,是赣榆法院学习型法院建设交出的成绩单。

与高校联合举办素能提升班,与山东大学法学院、江苏海洋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课题调研等加强沟通交流;搭建“青年干警沙龙”平台,每季一主题,每月一活动,邀请上级法院法官、高校专家等做专题讲座,组织青年干警围绕社会热点、典型案例进行专题讨论;设立调研兴趣社团,将35周岁以下的青年干警纳入社团,每月召开例会,分析研判调研选题,深挖细磨重点信息点;成立院文联,优化“法润我行·审‘采’飞扬”文化品牌建设,广泛开展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不断提升青年干警综合素能。

通过对青年干警素能发展“精准画像”,使得青年干警素质更好、数量更足、结构更优,也正是通过独具特色的素能培养模式,让青年干警把生活中的激情活力转化成了工作中的自信担当。 

激励保障,助力成长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为了让更多青年干警有担当、能干事,赣榆法院更加注重实战实效,切实做到考核对象层级全覆盖,不断优化绩效考核办法,把工作质效、调研成果、进网格等情况纳入青年干警年度考核,开展年度、季度“办案之星”“辅助之星”评比,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同时,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为青年干警建立成长档案,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给有干劲、有能力的青年干警足够的发展空间。18名青年干警竞聘为中层以上干部,遴选青年员额法官23人,平均年龄37岁。强化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定期开展青年干警座谈会,扎实开展谈心谈话,出台《保障女法官身心健康八项意见》,开展心理辅导、应急急救讲座等,保障干警身心健康。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工作强。”赣榆法院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发了青年干警的工作热情,一批批青年干警完成了从大学生到助理再到业务骨干的蜕变。现在的他们,不仅富有朝气和梦想,更有实力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