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民法院如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诉讼服务?

2020年以来,江苏法院始终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充分运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成果,全力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诉讼服务模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诉讼服务、审判业务,积极回应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多元需求。

转型升级——

畅通“一站通办”“一网通办” “一次通办” “一号通办”

进过酒吧,玩过陶吧,没想到还有“诉服吧”。当事人陈某对“诉服吧”有些好奇。

陈某见到的“诉服吧”在苏州工业园区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内。陈某从免费饮水机打来开水,坐在带暖色的沙发上,将手机在身边的充电设备上充电,看着苏州园林特色的窗格背景,喝着热气腾腾的茶,感觉舒坦了不少。喝完水,陈某在大厅里转了,还看到各类调解室和律师专用室。与他同行的顾律师告诉他,进了这大厅就不用烦了,这里有立案、法律咨询、调解、资料复印等一条龙服务。

真的不需要来回跑,也不需要跑那么远。

走进徐州中院诉讼服务大厅,“全域诉服”标识赫然在目。

“两级法院在诉讼服务大厅均设立了‘全域诉服’窗口,可以办理各种类型案件的诉讼立案。”徐州中院立案一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当事人还可以在徐州辖区内任何一家法院的‘全域诉服’窗口,办理由本省范围内其他法院办理的立案登记、信息查询、卷宗查阅等诉讼服务。”

在徐州中院诉讼服务大厅,记者还看到由自助立案终端、自助送达一体机、电脑、扫描仪等设备搭建的“自助诉服区”。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刘某刷身份证进入自助区。在自助服务终端前,刘某按照系统上的提示,将纸质立案材料通过终端扫描上传至系统,最后点击“确认立案”。不一会,手机就收到了立案成功的短信,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进商场有“导购员”,到了法院有“导诉员”。

“我十年前也到法院打过官司,当时进了法院,有晕的感觉,现在不一样了,进了大厅,有专人引导我如何填写诉讼材料和答疑解惑,还带我至指定场所、协助转交材料。”当事人杨某对涟水法院推行的“导诉员”很满意。

为切实解决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听难、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江苏高院借鉴12345政务热线模式,将分散在各家法院的12368诉服热线进行省一级集中部署,统一提供案件查询、法律咨询、诉讼指导等十多项服务,打造全省诉讼服务“总客服”,为群众架起“连心线”。试运行以来,热线接通率、满意率分别达95%、99%以上。

据省法院立案庭庭长刘振介绍,近年来,省法院积极推进诉讼服务全方位转型升级,以诉讼服务中心为枢纽,依托江苏诉讼服务网、江苏微法院、江苏微保全等十多个平台,打造包含诉前调解、起诉立案、案件审理和网上接访在内的在线诉讼工作闭环,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高品质诉讼服务。

转战“云端”——

实现从“面对面”到“屏对屏”

2021年11月29日下午,南京海事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张某及其委托的律师如约在“江苏移动微法院”上见面了。

张某是中国籍船员,他在西非科特迪瓦感染了新冠肺炎和疟疾,在当地接受治疗。因国内公司未支付治疗期间的工资,导致他生活难以为继,打算起诉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考虑到往返国内的成本和其他因素,在征求律师意见后,他希望通过委托代理视频见证机制办理授权委托手续,由代理人直接在国内处理相关诉讼事宜。

南京海事法院立案庭接到当事人的申请后,立即为张某开辟了“船员绿色通道”,解决了张某跨境立案的燃眉之急。

疫情发生以来,部分陆续有法院暂停线下诉讼服务活动。与此同时,江苏法院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法院业务的融合创新应用,不但实现了疫情防控态势下诉讼服务不停摆、不止步,而且提升了司法为民的深度、广度和精细度。

省法院还开发了全国首个互联网庭审小程序—“互联网开庭”平台,今年疫情期间共通过平台化解纠纷105788起。

苏州法院聚焦“全链条卷宗生成、全流程在线办案、全方位智能服务”,激发智慧审判新动能。

南京法院研发“宁融智诉”一体化解纷平台,实现小额金融案件批量网上立案、批量在线庭审、批量在线调解。

南通中院自主研发“支云庭审系统”,将线下庭审“搬”到线上。

转变方式——

从“治已病”到“防”“治”并举

“疫情期间我们公司资金流动困难,实在拿不出货款……”某包装公司负责人庄某某满面愁容地诉说着公司的难处。

某包装公司是张家港一家专门生产饮料机械、包装机械等设备的小型民营企业,拖欠多家供应商货款未付。短短几个月内,连续有26家供货商提起诉讼,要求支付货款、违约金。

“如果采取‘立案-开庭-判决’的模式,审理周期会很长,极有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加剧企业破产风险。”张家港法院锦丰人民法庭庭长蒋晓说道。

为保障企业正常运转,该院启用非诉讼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指派驻庭调解员全流程跟踪该系列案件,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分期付款的调解方案,并予以司法确认。

省法院不仅依法高效裁判“治已病”,同时注重延伸司法触角“防未病”。

省法院开发在线调解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江苏微解纷”。江苏微解纷有效整合法院审判资源和司法行政机关七种非诉解纷力量,运用智能算法和大数据技术,以PC端和微信小程序两种方式,提供智能风险评估、特邀调解和专职调解、案件流转、司法确认等一站式解纷服务,努力打造层次分明、协调联动、便捷高效、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一体化、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目前,11516名调解员、近1900家调解组织入驻“江苏微解纷”平台,在线开展调解工作,平台访问已达1163万人次。

“防未病”的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不断显现。

2020年以来,省法院推动司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主动融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进“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各基层法院均在辖区内各乡(镇、街道)设立审务工作站,法官进入社区网格覆盖率达100%,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排查118万余件,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淮安法院开展了“法官进企业 企业家进法院”“双走进”活动,选派法官组建“民企运行法律诊疗所”,对企业法律风险做全方位检查。“主检法官”撰写翔实的“体检报告”,并向企业讲解“体检报告”中的专业术语、法律依据,并做好核心风险提示。对于部分企业风险盲点多、“慢性病”一时难以“治愈”的,定期开展回访复检工作,为企业建立动态风险信息库,做好长期跟踪和风险研判。

5月25日,南通法院10个业务庭、近50名干警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走到群众身边开展调研座谈,了解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推动“无讼村居”创建,进行民法典宣讲,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镇江法院开展“抗风险 稳经营”联系企业活动,成立20个联系小组,重点集中走访联系涉市人大代表企业52家,赠送《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提示手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为企业在复工复产、生产经营、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精准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