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现场督促案涉服装的盘点、装运.jpg

7月25日下午,如皋某服装厂内高温闷热,南通通州法院民二庭副庭长邓建华和法官助理早已汗流浃背,但他们毫不在意,而是忙着敦促、协调当事人盘点、装运2000多件服装。法官为何不坐在审判席上,却在服装厂当起了“点货员”?事情还得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说起。

因大连某制衣公司拖欠南通某纺织公司100余万元货款,南通某纺织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处理。被告抗辩原告供应的面料存在交期晚、质量缺陷等严重问题,且被告完成加工的价值达80多万元的成衣已被第三方退货,现寄存于如皋某服装厂,要求原告赔偿其损失。

邓建华发现,双方提交的证据涉及多家面料及加工企业,三年多来往来账目繁杂冗长,并未进行对账,多个微信群的聊天记录多达上万条,发货及退货数量、损失等认定极其复杂。最为关键的是,被告将退回的几千件成衣寄存如皋达两年之久,不仅产生高昂的保管费,成衣长期积压必然导致价值折损,这将进一步扩大两家企业的损失。

经过三次开庭,邓建华仔细梳理、分析证据,在已草拟好判决书的情况下,再次与双方晓以利弊,明法释理,最终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即被告于2022年7月底给付货款25万元,被告寄存在如皋的130箱成衣归原告处理。

虽然案件可以就此了结,但为了避免原告拉回130箱成衣存在人为阻碍和对清点数量产生争议,邓建华于调解当日下午马不停蹄前往如皋,经过两个小时的高温工作,现场督促案涉2000余件成衣顺利交付,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化解了积压在当事人心头的烦心事。